第167章 血沃横山(2 / 2)

此时的定戎寨,已然到了最危急的关头。寨墙多处坍塌,守军伤亡过半,箭矢滚木即将用尽。西夏的“铁鹞子”重骑已经开始集结,准备发起最后的冲锋。
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李士彬的援军如同神兵天降,从侧翼猛然突入西夏攻城的部队之中!这支生力军的到来,极大地鼓舞了守军的士气。李士彬独臂挥舞战刀,身先士卒,如同疯虎般冲入敌阵,所向披靡。援军带来的强弩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,密集的弩箭如同飞蝗,将正在集结的“铁鹞子”重骑射得人仰马翻,冲锋阵型大乱。

野利遇乞见援军已至,后方不稳,正面又难以迅速击溃石普,知道事不可为,只得咬牙下令退兵。西夏军如同潮水般退去,留下了满地的尸骸和破损的攻城器械。

定戎寨,守住了!

消息传回,西线宋军欢声雷动。此战,不仅保住了这颗嵌入横山的钉子,更重创了西夏军的士气,粉碎了李元昊企图一举夺取横山主动权的图谋。

而当野利遇乞灰头土脸地率军撤回,并得知后方被杨延训搅得天翻地覆,追剿部队无功而返时,更是气得暴跳如雷,却无可奈何。

经此一役,宋军在横山地区站稳了脚跟。石普和李士彬趁势推进,又接连拔除了西夏几个前哨据点,并将定戎寨进一步加固,使其成为宋军在横山地区一个坚固的前进堡垒。亲宋的蕃部更加坚定,摇摆者纷纷倒向宋朝,横山地区的战略天平,开始明显向宋朝倾斜。

捷报传至定州,杨延昭终于露出了些许轻松的神色。西线的危局,被他以一手精妙的“围魏救赵”和西军将士的浴血奋战成功化解。

“太师,西线大局已定,是否召杨延训将军回师?”杨延光问道。

杨延昭摇了摇头:“让三哥再在西夏境内活动一段时间,不必过于深入,但要保持压力,让李元昊不敢轻易再向横山增兵。同时,命令石普、李士彬,巩固现有成果,消化新控制区域,暂缓大规模进攻,以稳为主。”

他深知,过犹不及。目前取得的战果已经足够,需要时间消化巩固,逼得太紧,反而可能让李元昊狗急跳墙。

处理完西线军务,杨延昭的目光再次投向北方。耶律隆庆在他西调“掠火骑”期间,竟然异常安静,除了加强侦察,并未有任何实质性动作。这反常的平静,反而让杨延昭心中隐隐有些不安。

“耶律隆庆……你究竟在等什么?”杨延昭凝视着地图上辽国的广袤疆域,眉头微蹙。他绝不相信这位老对手会坐视自己在西线取得优势。这种沉默,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。

血沃横山,宋军以一场艰难的胜利,暂时稳定了两线。但杨延昭清楚,这长河之中的浪涌,从未停歇。来自北方的威胁,依旧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他必须时刻警惕,等待着那可能来自任何方向的、下一波更大的浪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