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迅速下达了一系列命令:
“第一,命令西军,改变分兵把守、被动追击的策略。以石普为主将,李士彬副之,集中西军主力精锐,包括骑兵和善战步卒,组成两个强大的机动兵团,不再固守一城一地,而是主动前出,进入横山地区,寻找西夏军队的主力或重要据点,进行扫荡和拔除!要以雷霆之势,打掉李元昊伸进来的爪子!”
“第二,加大对横山地区蕃部的争取力度。以朝廷名义,授予那些亲宋或中立的部落首领正式官爵,赏赐务必丰厚。对于遭受西夏袭击的部落,立即给予钱粮、牲畜援助,帮助其重建,并派兵保护。对于那些首鼠两端、甚至暗中通夏的部落……”杨延昭眼中寒光一闪,“必要时,可杀一儆百!让王贵的‘锐士营’配合行动,清除西夏暗探,必要时,可以对某些冥顽不灵的小部落进行‘外科手术’式的打击,以儆效尤!”
“第三,在横山险要处,选择合适地点,增筑堡寨!不是被动防守的戍堡,而是可以作为前进基地、屯驻兵力、辐射周边的大型军寨!要以这些军寨为支点,逐步压缩西夏的活动空间,将我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,实实在在楔入横山地区!”
这是一套组合拳,包含了军事打击、政治争取和堡垒推进,目标直指争夺横山地区的实际控制权,从根本上扭转西线的被动局面。
“此外,”杨延昭补充道,“传令给杨延训,让他的‘掠火骑’做好随时西调的准备。一旦西线需要,或者北线确认无虞,便可抽调部分精锐,驰援西线,以我北疆锐骑,会一会西夏的铁鹞子!”
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。西线的石普、李士彬接到命令后,精神大振。他们早已受够了被动挨打的憋屈,立刻开始集结精锐,准备主动出击。同时,对蕃部的抚慰与威慑工作也同步展开,大量的赏赐和援助物资被运往横山地区,而“锐士营”的暗刃,也开始在阴影中悄然行动。
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西线,但这一次,宋军不再是被动防御。一支支精锐的宋军部队,如同出柙的猛虎,主动开进地形复杂的横山地区,寻找他们的猎物。沉寂的山谷中,即将爆发出更加惨烈的搏杀。
而定州城的杨延昭,在部署完西线方略后,目光却再次投向了北方。他知道,自己在西线的任何大规模动作,都可能会引起辽国的反应。耶律隆庆,绝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。
“传令给王贵,加大对南京道,尤其是耶律隆庆本部动向的监控。我要知道,我们对西线用兵,这只北方的老虎,会有什么反应。”杨延昭对杨延光吩咐道。
“明白。”杨延光领命,随即又道,“六郎,西线战事若起,钱粮耗费必然巨大,是否需向朝廷……”
杨延昭摆了摆手,打断了他:“暂时不必。先用我们北疆自己的储备顶着。此时向朝廷要钱要粮,王钦若那些人必然又会借机生事,拖延掣肘。先打,打出个样子来!等到局面有利,再向朝廷报捷请功,届时他们想卡也卡不住!”
杨延光了然,这是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用实实在在的战功,来堵住悠悠众口,争取应得的资源。
西风漫卷,战鼓催征。杨延昭以一场主动的战略转变,应对李元昊的骚扰战术。宋夏之间,围绕横山地区的控制权,一场规模更大、更加残酷的争夺战,拉开了序幕。而这场发生在西北边陲的较量,其影响必将远远超出地域的限制,牵动着宋、辽、夏三国敏感的神经,也考验着杨延昭这位北疆统帅,在多线博弈中的智慧与定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