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延昭立刻摇头:“不可!截杀辽国使团,形同宣战,正中耶律休哥下怀!而且会打草惊蛇,让他们有更充分的准备来对付我们。”
他在书房内踱步,眉头紧锁。必须想办法破局,而且要在抵达汴梁、陛见之前!
突然,他停下脚步,眼中闪过一丝决然:“‘夜枭’,你立刻返回汴梁,动用一切力量,办两件事!”
“请太尉吩咐!”
“第一,严密监视王钦若、夏守恩府邸,特别是他们与外界秘密联系的信使、仆人,寻找他们构陷的确凿证据!哪怕只有蛛丝马迹,也要给我挖出来!”
“第二,也是最重要的!”杨延昭盯着“夜枭”,“你想办法,将王钦若、夏守恩勾结辽人、伪造密信欲构陷于我的消息,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,‘无意中’泄露给……寇准寇相府上的人!一定要确保消息能传到寇相耳中!”
“夜枭”愣了一下,随即明白了杨延昭的用意——这是要借寇准这把“忠直之剑”,来提前搅乱对方的布局!只要寇准得知此事,以他的性格和地位,绝不可能坐视不管,必定会在朝堂之上有所动作,至少能引起皇帝的警觉,不至于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打个措手不及!
“属下明白!定不辱命!” “夜枭”重重点头,身形一晃,再次如同鬼魅般消失在窗外。
杨延昭独自站在书房内,心潮起伏。他没想到,人还未至汴梁,这龙潭虎穴的凶险,便已如此真切地扑面而来。王钦若等人这是要将他置于死地,绝无转圜余地!
“既然你们不仁,就休怪我不义了。”杨延昭低声自语,眼中再无半分犹豫与彷徨,只剩下冰冷的杀伐决断。他原本还存着些许恪守臣节、平稳过渡的念头,此刻已被这恶毒的构陷彻底击碎。
他回到书案前,将写给杨延光的信烧掉,重新铺开一张纸,沉吟片刻,开始奋笔疾书。这封信,是写给如今在西北边境,同样备受朝廷猜忌,但与他在蔚州之战中结下默契的老将康保裔的。
信中,他并未提及自身遭遇的构陷,而是以探讨边防为名,详细分析了当前宋、辽、西夏三足鼎立的微妙局势,强调了边将唇齿相依、荣辱与共的道理。并在信末,以一句看似无意的话点出:“……如今朝中奸佞当道,忠良难存,你我边臣,更当互通声气,谨守门户,以防不测之祸。若一方有难,盼另一方能不忘蔚州并肩之情,遥相呼应,则奸佞或有所忌惮矣……”
这封信,既是一种试探,也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联盟信号。他要告诉康保裔,也告诉自己,在朝廷已不可完全信赖的情况下,边将之间必须抱团取暖,才能在这惊涛骇浪中存活下来!
写完信,用火漆密封好,交给一名绝对可靠的家将,令其绕道秘密送往河东。
做完这一切,东方已现出鱼肚白。杨延昭推开窗户,清冷的晨风扑面而来。他望着汴梁方向,目光深邃。
龙潭虎穴,我已知晓。且看我这失了牙的猛虎,如何在这潭穴之中,搅动风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