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黑云压城(1 / 2)

耶律休哥复出,重掌辽国南征兵马大元帅印信的消息,如同一声沉闷的惊雷,迅速传遍了整个北疆。不同于耶律隆庆南侵时边民尚有的一丝侥幸,这一次,恐慌如同无形的瘟疫,在城镇乡野间飞速蔓延。人的名,树的影。“耶律休哥”这四个字,对于经历过雍熙北伐惨败、长期生活在辽军铁蹄阴影下的北疆军民而言,代表着近乎无敌的恐怖。

定州城内的气氛,瞬间从之前权力制衡的微妙紧张,转变为大战将至的凝重肃杀。街道上往来的士卒脚步匆匆,面色沉毅;民夫们被组织起来,向城头搬运滚木礌石,加固城防;城外的百姓扶老携幼,带着尽可能多的粮食家当,涌入城内或向南迁徙,车马辚辚,哭喊声、催促声不绝于耳,一派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。

宣抚使司节堂内,灯火彻夜通明。巨大的北疆沙盘前,济济一堂。除了杨延昭、杨延光、杨延嗣、焦赞、杨洪等核心将领外,王超、林特以及北疆各州军的主官、指挥使也全部在列。大敌当前,内部的龃龉被暂时搁置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沙盘和主位上的杨延昭身上。

杨延昭身披常服,未着甲胄,但眉宇间的凝重与锐气却比任何铠甲都更具压迫感。他手持长竿,指向沙盘上代表辽国南京的标记,声音沉稳而清晰地回荡在节堂中:

“耶律休哥非耶律隆庆可比。其用兵,老辣持重,谋定后动。去岁我等能胜,一在料敌先机,二在出其不意,三在火器之利。此番他卷土重来,此三者,恐皆难复现。”

他毫不讳言面临的困难,这让在座许多原本因去岁大捷而有些轻敌的将领心中一凛。

“其一,耶律休哥既知我军有‘锐眼司’之类耳目,必会严加防范,甚至散布虚假情报,迷惑我军。再想如去岁般轻易获取其准确动向,难矣。”

“其二,我等去岁所用战术,如断魂坡伏击、莫州迂回、蔚州奇袭,耶律休哥必然深入研究。他绝不会再给我军同样的机会。甚至会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”

“其三,火器之利,已非秘密。耶律休哥此番前来,必有应对之法。或仿制,或寻找克制之道,绝不可能再如去岁般,任由震天雷肆虐其军阵。”

他每说一点,众人的脸色便凝重一分。王超坐在一旁,默默听着,心中亦是震动。他不得不承认,杨延昭对敌我形势的分析,冷静而深刻,远超寻常武将。

“然,耶律休哥亦有其弱点,或者说,其不得不面对的制约。”杨延昭话锋一转,“辽国新败,国力损耗,此番虽集结大军,但其内部权力斗争刚刚平息,耶律休哥需速战速决,以战功稳固权位,无法支撑长期消耗。此其一。其二,去岁惨败,辽军士气虽因耶律休哥复出有所提振,但底层士卒心中阴影犹在,其战力能否恢复至巅峰,犹未可知。”

分析了敌我优劣,杨延昭开始部署方略,他的长竿在沙盘上划出数道弧线:

“故,我军此番战略,当以‘稳守挫锐,伺机反击’为主。不与敌争一城一地之得失,不追求速胜,而要依托坚城险隘,层层消耗,疲惫其军,挫伤其锐气,待其师老兵疲,露出破绽,再集中精锐,予以致命一击!”

“具体部署如下!”他声音陡然提高,“高琼高帅,依旧坐镇雄州,总督瓦桥、益津、淤口三关防务!此为中路门户,耶律休哥主力最可能攻击的方向,务必做到万无一失!”

“杨延光!”

“末将在!”杨延光豁然起身。

“命你率本部兵马,并加强两个指挥的弩手,即刻增援黑风峪!黑风峪虽非主攻方向,但乃是侧翼要冲,绝不容有失!”

“得令!”

“杨延嗣、焦赞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