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,一轮弩箭过后,宋军弩手迅速后撤。杨延嗣长枪前指:“重骑!随我破阵!轻骑两翼包抄!”
“杀!”
三千宋军骑兵,以数百重骑为箭头,如同一柄烧红的铁锥,迎着辽军稍显混乱的前锋,狠狠地撞了上去!
“轰!”
钢铁与血肉猛烈碰撞的声音震耳欲聋!长矛折断,马刀劈砍,战马哀鸣,士卒的怒吼与惨叫声瞬间响彻四野!
杨延嗣一马当先,手中长枪如同毒龙出洞,连续挑翻数名辽军骑手,勇不可当。他身后的重骑兵凭借良好的防护和冲击力,硬生生在辽军密集的阵型中撕开了一道口子!
然而,辽军毕竟人数占优,且皆是百战精锐,最初的混乱之后,立刻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悍勇,开始稳住阵脚,并试图利用兵力优势将这股胆大包天的宋军骑兵包围、吞噬。
就在战况陷入胶着,宋军骑兵冲击势头渐缓,压力倍增之际——
“咚!咚!咚!”
沉闷而富有节奏的战鼓声,突然从野狐岭的两侧山丘后响起!
“伏兵!有伏兵!”辽军后队发出惊恐的呼喊。
只见左右两侧,烟尘大起,数千宋军骑兵如同神兵天降,从隐蔽的沟壑和林中杀出!他们并未直接冲击辽军厚实的中央阵型,而是如同两把锋利的手术刀,精准地切向了辽军相对薄弱的侧翼和后队!
“放箭!”
埋伏的宋军轻骑充分发挥其机动性,在高速奔驰中向辽军队伍倾泻箭雨,进一步制造混乱。
与此同时,在正面,焦赞率领的跳荡营精锐步兵,也不知何时悄然运动到了岭下,他们并未加入骑兵的混战,而是迅速结成了一个个紧密的枪阵,如同移动的钢铁丛林,开始向前推进,压缩辽军正面骑兵的活动空间,并用强弩狙杀试图组织反击的辽军军官。
辽军瞬间陷入了三面受敌的窘境!正面被杨延嗣的精锐骑兵和后续的步兵枪阵顶住,侧翼和后队被突然出现的伏兵不断袭扰切割,原本流畅的指挥体系开始出现混乱。
耶律奴瓜又惊又怒,他拼命试图收拢部队,组织反冲击,但在宋军多层次、有计划的打击下,收效甚微。宋军那种小股部队配合默契,远程弩箭与近战搏杀结合,正奇相辅的打法,让他极其不适应。
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,野狐岭下尸横遍野,入眼尽是倒毙的战马和阵亡的士卒,鲜血染红了枯草和土地。耶律奴瓜的两万宫帐军,伤亡超过三成,士气遭受重创,不得不率先脱离接触,向后败退十余里方才勉强收住阵脚。
而杨延嗣和焦赞也并未穷追,在给予辽军沉重打击后,迅速收拢部队,带着缴获的战马和旗帜,再次消失在旷野之中,重新化整为零,继续他们的袭扰任务。
野狐岭之战,规模不算空前,但意义重大。这是宋军骑兵在野战中,首次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,通过精妙战术和协同作战,正面击退并重创了辽国最核心的宫帐军精锐!它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,也向耶律隆庆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:你派来的援兵,不够看!你的后方,依然在我的兵锋威胁之下!
当惨败的消息传回瓦桥关大营,耶律隆庆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他不仅没能迅速解决后顾之忧,反而又折损了一支精锐!雄州关城依旧岿然不动,莫州方向的威胁不仅没有解除,反而因为这场败仗变得更加真切和致命。
他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,四面八方都是杨延昭布下的杀机。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暴怒,在他心中疯狂滋生。
而与此同时,远在河东代州的康保裔,也收到了杨延昭那封言辞恳切又充满诱惑的信件。看着信中描绘的“千载一时之机”和“撬动全局”的宏伟蓝图,这位以勇猛着称的老将,抚摸着花白的胡须,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战火。
北疆的战局,因为杨延昭这精准而狠辣的一系列组合拳,正在加速滑向一个完全不同于历史记载的深渊……或者说,黎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