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云舟淡然回应:“因修习一门武学所致。”
曲非烟愕然:“练功也能让人入魔?”
楚云舟点头:“某些攻法本身蕴含戾性,修行之时若心境不稳,极易被其反噬。”
“百病皆与气息相关,情绪起伏会牵动体内之气。愤怒使气上涌,喜悦令气舒缓,悲伤耗损气机,恐惧导致气沉下行,寒冷则令气收敛。人体构造精微深奥,每一处穴位和经络都有其特定作用。”
“比如‘膻中’,古称臣使之官,主管欢喜之情。此处气机通畅,则心境平和;若受阻滞,则易生愤懑。”
“大多数武学中真气运行选择明脉路线,正是为了避免未知反应。隐脉虽藏有潜能,但路径幽深难测,稍有偏差便可能引发异变。”
“可也有少数攻法反其道而行之,特意引入某些隐脉,借此激发身体深处潜力,令招式威力倍增。”
“更有一些武学触及心神领域,使招式蕴含某种意境之力。像剑意这般存在,实则是精神境界的外化体现。一旦修习不慎,极易陷入迷障,神志失控。”
《夺命十五剑》这最后一式,在未达“返璞归真”之境前,必须以前十四剑为引,方能显现真正威能。
楚云舟手中那块木雕上的刻痕,正是记录着这一式的关键痕迹。
而这枚木雕所载,并非仅仅局限于第十五剑,而是完整保留了从第一剑至最终一式的全部轨迹。
当年燕十三与谢晓峰决斗时,尚处于大宗师巅峰,未曾踏入天人之境。
虽由他推演出《夺命十五剑》,却未能完全掌控最后一剑的真谛。
他所参悟的寂灭剑意,根植于死亡之道,冷峻肃杀。
而这套剑法本身也充满凌厉杀机,犹如江湖中流传的《阿鼻道三刀》,以及任天行曾施展过的《神刀斩》一般。
此类武学已超越形体限制,步入“以意驭剑”的高深层次。
若修炼者意志不坚或理解不足,极易被其中杀意反噬,堕入魔道。
但当初楚云舟激活燕十三人物卡时,状态已是天人境初期,且对《夺命十五剑》已达“返璞归真”之境。
不仅彻底掌握此剑所有精髓,施展第十五剑时亦无需依赖前十四剑逐步引导。
如今他自己重新修炼这套剑法,虽不再受限于旧规,过程中仍难免经历些许波动。
只是随着他对剑招的熟悉程度日益加深,达到“驾轻就熟”的地步,那些紊乱之象早已消弭无形。
曲非烟等几位女子目前修为尚浅,多数靠外力速成,根基不稳。
对于武学的理解停留在表层,更无法触及楚云舟当前所涉的精神维度。
纵然他言辞简洁清晰,几人听罢,眼中仍是满布困惑。
对楚云舟来说,唯一的办法是等其余几位女子踏入天人境后,他再将自身所悟的武学精髓与招式封入木雕,由她们自行参透。
尽管三女并不完全理解楚云舟话中的深意,但仅凭他透露出的只言片语,已足以让人感到高深莫测。
曲非烟回过神来的第一反应,便是睁大眼睛望着楚云舟,眼中满是希冀。
楚云舟瞥了她一眼,语气略带无奈:“别打主意了,这门功夫你们眼下练不得。强行修炼只会心智失控,最后还得我出手善后。”
像《夺命十五剑》这类触及灵魂深处的武技,极其依赖修行者的心性与剑道造诣。
心性尚可日后磨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