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 余波暗涌(2 / 2)

“可是,父亲他会轻易答应吗?” 沈澈依然担忧,“那笔嫁妆数额巨大,几乎相当于沈府小半的家底,他岂肯轻易放手?”

“他自然不会‘轻易’答应,”顾瑾淡淡道,仿佛早已洞悉沈忠的盘算,“但他现在,还有更多、更好的选择吗?沈府声誉扫地,他自身官声也受牵连,他急需一个能帮他暂时稳住内宅、至少在表面上能挽回些许‘家风严谨’、‘赏罚分明’形象的人。而我,刚刚‘大义灭亲’,无论在民间舆论还是府内下人心中,都博得了一些名声和……敬畏。”

她微微倾身,声音压得更低,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:“更重要的是……阿澈,他心知肚明,我对母亲当年的‘病逝’早已心生疑窦,只是苦于没有确凿证据。但这怀疑本身,就是悬在他头顶的一把利剑。以前他或许可以毫不在意我这个无足轻重的庶女,但现在,他不得不重新掂量我的分量和……可能带来的威胁。用母亲那笔他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占有的嫁妆,来换取我暂时的‘安分守己’,换取他急需的、整顿家风的‘正面’形象,与他头上那顶岌岌可危的乌纱帽相比,这笔账,只要他不蠢,就会算。”

沈澈恍然大悟,看向顾瑾的眼神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与折服:“姐!你……你早就将这一切都算计好了!从宫宴开始,到沈枫事发,再到公堂之上……你是一步步引着他们走到了今天!”

“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,”顾瑾微微摇头,并未居功,“我们只是顺势而为,在合适的时机,看准他们的弱点,轻轻推上一把罢了。接下来,我们要……”

她的声音渐低,姐弟二人在静谧的室内低声密谋起来,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,仿佛在应和着这即将掀起的、针对沈府根基与财富的新一轮风波。

---

与此同时,睿王府书房内。

萧策负手立于窗前,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,听着身后景昊一板一眼的禀报。

“……沈枫已收监,预计三日后行刑,而后押赴流放地。王氏被禁足,沈府内外均已安排人手看守。沈府赔偿苦主杨絮的白银八十两,已由沈府账房支取,属下已暗中确认,银钱已通过可靠渠道,全数、稳妥地交到杨絮手中。沈尚书下朝回府后便闭门不出,据安插的眼线回报……其曾在书房呕血,虽极力掩饰,但未能瞒过。”景昊的声音毫无波澜,如同在陈述与己无关的天气。

萧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触手温润的墨玉玉佩,目光幽深,不知望向何方。“她呢?”他忽然开口,打断了景昊的汇报,问得没头没尾。

景昊却是瞬间领会,立刻躬身道:“回王爷,沈二小姐自京兆尹府返回后,便一直待在栖梧苑,未曾外出。期间三少爷沈澈去过,二人于内室密谈约一刻钟。栖梧苑内外平静,并无异常。”

萧策唇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,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毫不掩饰的欣赏,几分难以捉摸的玩味,“一击之下,废了嫡子,囚了主母,重创了沈府百年声誉,还顺手给自己博了个‘深明大义’的好名声……本王这只小狐狸,收起爪子时瞧着温顺,亮出来时,倒是锋利得紧,挠得人……心痒。”

景昊迟疑了一下,还是尽职地提醒道:“王爷,沈二小姐此举,虽看似大获全胜,占尽道理,但也彻底得罪了沈尚书以及王氏一族残余的势力。她如今锋芒过露,是否……会引来不必要的危险?需不需要属下加派人手……”

萧策转过身,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冷冽如冰刃的光芒:“她既然敢做,敢将天捅个窟窿,自然有她的依仗和后续的手段。你以为,她费尽心机闹出这般动静,仅仅是为了报复一个蠢妇和一个纨绔?”他走到紫檀木书案前,指尖划过一份刚刚送来的密报,语气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嘲讽与凝重,“沈忠……慕容玥……那桩看似了结的旧事,恐怕……要被这只小狐狸,生生从坟墓里刨出来了。”

他重新望向窗外无边的夜色,语气中竟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与凝重的兴味:“京城这潭死水,被她彻底搅浑了。也好,水浑了,才好摸鱼。让我们的人,盯紧沈府,尤其是栖梧苑的一切动静。一有异动,立刻来报。”

“是!属下明白!”景昊躬身领命,随即请示道,“那……朱海那边,需要他暂时收敛,避避风头吗?”

“不需要!”萧策决然否定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与果决,“传令朱海,让他明日一早,便带上所有欠条,大张旗鼓地去沈府登门要账!态度不妨更强硬些!必须要给沈忠那颗焦头烂额的脑袋上,再狠狠地浇上一瓢滚油!”

“是!”景昊心领神会,立刻躬身退下,身影悄无声息地融入阴影之中。

萧策独自立于空旷的书房内,脑海中却不期然地浮现出顾瑾在公堂之上,那纤细却挺得笔直的背影,那冷静、决绝、又仿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怆与孤勇的身影。他的小狐狸,正用她自己的方式和利爪,毫不留情地撕开这腐朽家族虚伪的假面,向着那更深、更黑暗的真相掘进。

而他,很乐意成为她身后那堵最坚实、最可靠的墙,在她需要的时候,为她挡去所有明枪暗箭,然后,饶有兴味地在一旁看着,她究竟还能将这京城看似稳固的天,捅出怎样一个精彩纷呈的窟窿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