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 选秀(1 / 2)

油灯的光晕在简陋的屋内晕开一圈温暖,粗陶碗中的茶汤已微凉。李承乾与武家姐妹、杨老夫人的闲谈,竟不知不觉进行了一炷香的时间。武媚娘言语间的聪慧与灵动,武丽娘的坚韧与感激,杨老夫人的沧桑与慈和,都让这间寒舍充满了别样的生气,也奇异地抚慰了李承乾疲惫的心绪。

武媚娘尤其健谈,她似乎并不因家贫而自卑,反而带着一种超然的好奇心。她询问李承乾行商见闻,对江南风物、西域奇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言语间偶尔流露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。当李承乾提到一些朝堂轶事或市井政策时,她竟也能提出自己独到的、甚至有些尖锐的看法,虽然略显稚嫩,但其敏锐的洞察力已让李承乾暗自心惊。此女若为男儿身,定是经世之才。

“苏郎君见多识广,所言皆令媚娘耳目一新。”武媚娘为李承乾续上半碗新茶,动作虽不娴熟,却自有章法,“尤其郎君所言‘商可通有无,亦可载道’,更令媚娘深思。世人皆轻商贾,却不知这市井流通,实乃国脉所系呢。”她浅笑着,眼波流转,烛光下容颜如玉。

李承乾接过茶碗,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少女微凉的指尖,两人都微微一怔。他看着她明亮的眼睛,由衷赞道:“武小娘子蕙质兰心,见识不凡,假以时日,必非池中之物。”

听到李承乾对妹妹的夸赞,一旁的武丽娘心中那点热切的念头更盛了。她看着眼前这位虽然自称商贾,但气度雍容、谈吐见识远超寻常富户的“苏郎君”,又看看容貌才华俱是顶尖的妹妹,只觉得这简直是天赐的良缘!若能攀上这门亲…她连忙压下心中的激动,脸上堆起笑容:“苏郎君过奖了。媚娘这孩子,就是喜欢读些杂书,胡乱说些想法,让郎君见笑了。”

杨老夫人也含笑看着小女儿,眼中既有骄傲,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。她历经沧桑,比大女儿看得更深些。这位“苏郎君”绝非普通商人,其气度威严,隐隐有上位者之风,身边那位沉默寡言的老仆,眼神更是锐利如鹰。这样的人家,门槛岂是她们如今能高攀的?媚娘虽好,但…

这时,王林悄无声息地走到李承乾身后,以极低的声音道:“郎君,时辰不早了,家中夫人和小郎君、小娘子怕是等急了。”

李承乾这才惊觉,窗外夜色已深。他放下茶碗,起身道:“老夫人,两位娘子,与诸位相谈甚欢,不觉时光飞逝。只是家中妻儿尚在等候,不便久留。今日叨扰了。”

听说他已婚且有子女,武丽娘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失望,但很快掩饰过去。杨老夫人和武媚娘则起身相送。

“苏郎君客气了。今日救命大恩,又蒙郎君不弃寒舍,陋室生辉。本该留郎君用些粗茶淡饭,既家中有牵挂,老身不敢强留。”杨老夫人言辞得体。

武丽娘也道:“郎君救命之恩,妾身没齿难忘。他日若有机会,定当报答。”

李承乾走到门口,似想起什么,从怀中取出两样东西。一样是一串光泽温润、散发着淡淡檀香的紫檀木佛珠,另一样是一个做工精致、绣着平安纹的锦缎荷包。他将佛珠轻轻戴在揉着眼睛、被母亲抱着的玉儿手腕上,又将荷包递给武丽娘。

“初次登门,些许小物,不成敬意。佛珠给小姑娘戴着玩,保个平安。荷包…大嫂若不嫌弃,留着装些零碎。”他的动作自然随意,仿佛真的只是商贾随手送出的小礼物。

武丽娘和杨老夫人连忙推辞:“使不得!恩公大恩未报,岂敢再受此厚礼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