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铁壁与潜流(2 / 2)

“雷连长!”

“到!”德械装甲连长雷炎应道。

“你的装甲车辆,全部进隐蔽工事,做好防空伪装。没我命令,一辆也不准动! 你们的任务是在最关键的时刻,用作反击的铁拳,不是摆在阵地上当靶子!”

“是!隐蔽待机,后发制人!”

何志远目光扫过众将:“胡旅长、张团长, 前沿阵地就交给你们。贯彻纵深配置、弹性防御的原则,一线阵地可适当后撤,诱敌深入,利用残存工事和侧射火力消耗敌人。要准备惨烈的巷战、近战!”

“明白!”二人齐声领命。

“周参谋长, 你统筹全局,协调各方。我亲自去前沿观察所。”

“军座,太危险!”周卫国急道。

“指挥官不在前线,怎么感知战局变化?”何志远斩钉截铁,“执行命令!”

“是!!”众将轰然应诺,指挥部瞬间高效运转起来。

上午九时许,凄厉的防空警报声(由预设的哨子接力系统模拟)划破长空——系统预警生效,日军轰炸机群来袭。片刻后,天际传来沉闷的引擎轰鸣声,十二个黑点由远及近。

“隐蔽!”各阵地传来声嘶力竭的呐喊。士兵们迅速躲入加固后的防空洞和掩体。

日机呼啸着俯冲而下,炸弹如同冰雹般砸向守军阵地。巨大的爆炸声接连不断,火光冲天,硝烟弥漫。假炮阵地在第一波空袭中就被猛烈轰炸,火光冲天,成功吸引了大量火力。但几处暴露的机枪工事和一段交通壕也被击中,造成了一定伤亡。

空袭持续了约二十分钟。日机离去后,阵地上一片狼藉,但核心工事大多完好。士兵们不等硝烟散尽,便冲出来抢救伤员、修复工事。医护兵林婉清带着救护队,冒着可能再次空袭的危险,在残垣断壁间穿梭抢救伤员。

“快!抢修工事!鬼子步兵快上来了!”军官们大声呼喊着。

何志远在前沿观察所里,通过望远镜看到这一幕,心中稍定。系统的预警和工事强化起到了关键作用。然而,他知道,这仅仅是开始,更残酷的地面战斗即将到来。

果然,炮火准备后,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发起潮水般的进攻。但因为守军主力并未在空袭中遭受毁灭性打击,防御体系依然完整,日军遭到了顽强抵抗。张灵甫团和胡涟旅的部队,依据何志远的部署,节节抵抗,将日军引入预设的火力陷阱。陈厚甫的炮兵则灵活机动,频频变换阵地,对日军后续部队和集结区域进行有效的压制射击。

战斗异常激烈,多处阵地失而复得,得而复失,反复拉锯。但整体战线始终未被突破。日军的新战术,在第八十八军有针对性的防御和顽强的斗志面前,未能取得决定性战果。

上海租界内,西方观察员对日军首次投入航空兵力支援地面作战表示关注,同时也对中国军队的韧性和有效的防御组织感到惊讶。这些议论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东京和重庆,影响着更高层的战略评估。东京军部对“风字三号”作战未能迅速打开局面感到不满,电令前线指挥官限期取得进展。

1

激战至黄昏,日军进攻势头渐缓,双方暂时形成对峙。何志远回到指挥部,虽疲惫却不敢松懈。清点战果,虽挫敌锋芒,但自身伤亡和弹药消耗亦巨大。

深夜,周卫国拿着刚破译的电文,脸色凝重地走来:“军座,‘礁石’同志用最后的安全渠道发来密电……日军大本营对今日战果极为不满,斥责前线指挥不力。但更关键的是,电文提及一个代号‘钥匙’的新计划,已获批准,正在秘密部署,详情不明。”

几乎同时,侦察连长徐明浑身硝烟地冲进来:“军座!我们在抓捕一名日军掉队通讯兵时,缴获一份残缺的作战地图,上面有个标记点不在我们已知的任何阵地,旁边手写标注‘锁眼’……”

系统界面突然闪烁,弹出新的提示:【检测到未知加密信号频繁出现,信号源指向敌方纵深,特征分析与新作战计划相关。破译需消耗大量积分,并需获取更多样本。】

何志远目光锐利地看向地图上那个神秘的标记点。日军的“风字三号”进攻受挫,但更诡异、更危险的“钥匙”计划已然启动。这个“锁眼”标记,是否就是解开整个谜团的关键?下一场风暴,或许将更加诡异和致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