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章 暗流(1 / 2)

民国二十六年八月三十一日,南京,黄埔路军政部大楼。

何志远笔挺地站在军政部部长何应钦的办公室里,窗外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,蝉鸣声阵阵。他刚刚结束了在永定河前线的短暂述职,此刻正等待着叔父的训示。办公室里的电扇嗡嗡作响,却驱不散盛夏的闷热。

\"坐吧,志远。\"何应钦指了指对面的沙发,自己则踱步到窗前,\"永定河这一仗,你打得很好。委座亲自嘉奖,授予你青天白日勋章。\"他转过身,目光复杂地看着侄子,\"但是,树大招风啊。现在党内有些人,说你拥兵自重,消耗过大。\"

何志远心中一凛,端正坐姿:\"叔父,侄儿一心为国,绝无二心。八十八军每一发子弹,都打在了日本人身上。\"

\"我知道。\"何应钦摆摆手,叹了口气,\"可是你要明白,现在党内派系林立,系、政学系,还有那些地方军阀出身的人,都在盯着你这个位置。你这次要的补充兵员和装备,军政部只能给你一半。\"

\"一半?\"何志远猛地站起身,\"叔父,前线将士正在流血牺牲,没有补充,我们怎么守住永定河?\"

\"稍安勿躁。\"何应钦压压手,\"我给你指条明路。宋子文那边,通过孔祥熙的关系,从美国弄到了一批军火,正在上海港卸货。你亲自去一趟,能不能拿到,就看你的本事了。\"

何志远眼中精光一闪:\"多谢叔父指点!\"

就在这时,秘书敲门进来:\"部长,德国军事顾问塞克特将军来了。\"

\"快请!\"何应钦整理了一下衣领,对何志远使了个眼色。

塞克特穿着一身笔挺的德军制服,大步走进来,先向何应钦敬礼,然后热情地握住何志远的手:\"何将军!你在永定河的战绩,已经传到了柏林。元首特意让我转达他的祝贺。\"

\"感谢元首关心。\"何志远不卑不亢地回应。他注意到塞克特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的德军参谋。

\"这位是曼施坦因上校,刚从德国来,将接任驻华军事顾问团参谋长。\"塞克特介绍道。

何志远心中一震——这可是未来的德军元帅!他仔细打量着这个神情冷峻的年轻军官:\"欢迎来到中国,上校先生。\"

曼施坦因立正敬礼,用流利的中文说:\"久仰何将军大名。我在德国时就研究过您在永定河的防御部署,非常精彩。\"

四人落座后,塞克特开门见山:\"何部长,何将军,德国愿意继续扩大对华军事援助。除了已经承诺的装备,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个装甲师的完整装备,包括最先进的III号坦克。\"

何应钦眼中闪过喜色,但随即皱眉:\"感谢贵国的好意,只是......目前外汇储备紧张。\"

\"可以用矿产和农产品抵偿。\"塞克特微微一笑,\"特别是钨矿和锑矿,德国很需要。\"

何志远突然插话:\"将军,我更关心的是技术转让。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军工体系。\"

曼施坦因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:\"何将军有远见。我们可以帮助建立炮弹生产线和武器维修厂。\"

会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。送走德国人后,何应钦拍拍侄子的肩膀:\"志远,你看到了吗?这就是实力带来的尊重。但是......\"他压低声音,\"德国人这么热心,恐怕另有所图。你要把握好分寸。\"

\"侄儿明白。\"

离开军政部,何志远立即赶往中央医院看望伤员。在病房里,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——133师398团一营营长孙德胜,在之前的战斗中失去了一条腿。

\"军座!\"孙德胜挣扎着想坐起来。

何志远快步上前按住他:\"好好躺着。怎么样,伤势如何?\"

\"没事,少条腿照样打鬼子!\"孙德胜咧嘴一笑,露出两排白牙,\"军座,前线怎么样了?弟兄们还好吗?\"

何志远心中一酸,紧紧握住他的手:\"都好,都好。你们营的小李子,上周一个人炸掉了鬼子两辆坦克,立功了!\"

孙德胜眼中闪着泪花:\"好!好!告诉弟兄们,给我多杀几个鬼子!\"

走出医院时,何志远暗中通过系统兑换了最先进的假肢和康复设备,指定捐赠给这家医院。

当晚,何志远秘密会见了中共驻南京代表周恩来。在一家茶馆的雅间里,两人相对而坐。

\"周先生,久仰了。\"何志远亲自斟茶。

周恩来微笑着接过茶杯:\"何将军在永定河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,令人敬佩。\"

\"国难当头,理应同仇敌忾。\"何志远直视着对方,\"我希望贵军能在华北敌后加强游击活动,牵制日军兵力。\"

周恩来点点头:\"这是自然。不过......\"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,\"听说何将军最近和德国人走得很近?\"

何志远心中了然:\"不过是各取所需。抗战胜负,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。\"

\"说得好。\"周恩来举起茶杯,\"那就以茶代酒,预祝我们合作愉快。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