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领们轰然应诺,迅速离开会议室,返回各自岗位落实命令。
会议结束后,何志远留下了参谋长周卫国和副官长陈明。
“卫国,给南京发报,详细汇报昨日战果及当前敌我态势,再次强调我军急需补充的物资清单(尤其是重炮炮弹和航空燃油),并请求统帅部在外交层面继续对德、意等国施压,牵制日本。”何志远吩咐道。他深知,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较量,也是政治和外交的博弈。
“是,军座!”周卫国立刻去办。
“陈明,备车,我去城内看看,再去一趟医院。”何志远需要亲自掌握城内的情况和部队的士气。
乘车行驶在北平略显空旷的街道上,何志远看到虽然气氛紧张,但城内秩序井然。士兵和警察在街头巡逻,市民们虽然面带忧色,但生活基本正常,不少商铺还在营业,甚至能看到一些学生在张贴抗日标语。这种后方相对的稳定,对于前线士气是重要的支撑。他特意在北京大学附近停留片刻,看到学生们激昂的抗日热情,心中颇感欣慰。
再次来到嵩祝寺野战医院,这里的忙碌景象更甚往日。院子里停满了运送伤员的卡车和担架,消毒水的气味更加浓烈。何志远看到苏青瑶正和几位医生在进行一场紧张的手术,他站在手术室外的走廊上,没有打扰。透过玻璃窗,能看到她专注的侧脸和额头上细密的汗珠。
过了许久,手术室的门打开,苏青瑶和医生们疲惫地走出来。看到何志远,她愣了一下,随即走了过来。
“军座。”她的声音有些沙哑,眼神中带着完成工作后的疲惫和一丝欣慰,“手术很成功,那位连长应该能活下来。”
何志远看着她苍白却坚毅的脸,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愫,有敬佩,有关切,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疼。“辛苦了,青瑶。要注意休息,别累垮了。”他的语气格外温和。
苏青瑶微微低下头,轻声道:“我没事。前线的弟兄们才辛苦。军座……您也要保重。” 她抬起头,清澈的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支持,“我们都相信,在您的带领下,我们一定能守住北平!”
“我们一定会的。”何志远郑重地承诺。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,这种超越寻常的信任和情感,显得尤为珍贵。
离开医院时,何志远特意吩咐院长,务必保证医护人员轮班休息,并再次调拨了一批系统兑换的特效营养剂和提神药物,以维持他们的高强度工作。
回到指挥部,何志远意识连接系统。
昨日战果辉煌,积分收获颇丰。
【当前积分余额:5,500,000点。】
他需要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做更充分的准备。
【兑换:德制 sFh 18 150毫米榴弹炮 x 12门及五十个基数弹药(增强远程压制火力);瑞典博福斯 40毫米高射炮 x 24门(增强中低空防空,应对可能增加的敌机低空突袭);“铁拳”100式反坦克火箭筒 x 500具及配套弹药(加强基层反装甲能力);高级战场医疗包(含吗啡、磺胺、血浆)x 5000套。】
【消耗积分:2,800,000点。】
【物资将通过“紧急采购渠道”于24小时内送达各部队。】
这笔巨额投入,将进一步提升部队的持续作战和防御能力。
傍晚,何志远接到了一份来自德国军事顾问团(此时尚未完全撤离)的密电。 顾问团长法尔肯豪森将军在电文中隐晦地表示,德国国内压力巨大,对华军售和顾问派遣可能即将终止,但他个人钦佩中国军队的英勇,并提醒何志远注意日军可能从山西方向施加压力,以牵制中国军队增援平津。这份情报虽不直接关乎北平战场,却揭示了国际局势的复杂性和潜在的更大危机。何志远立刻将情报摘要通报给南京,并提醒第二战区阎锡山部加强戒备。
夜幕降临,北平城再次被紧张的宁静笼罩。何志远站在指挥部大楼的顶层露台上,望着远方日军阵地若隐若现的灯火,心中思绪万千。内有强敌压境,外有国际风云变幻,他肩负的不仅是十几万将士的生命,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。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愈发坚定。他已经做好了准备,迎接任何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