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小满补充:“再加上一个模糊投影,显示地球在银河系的大致位置区间,误差范围五百光年。既表达开放态度,又不泄露精确信息。”
李维开始编写信号包。他在底层嵌入动态校验码,一旦接收到回应,就能反向追踪信号路径的真实性。
“如果他们是真想合作,会用同样的常数回应我们。”他说,“如果只是探测程序,大概率会跳过基础验证,直奔高阶数据。”
信号结构成型。
外层是纯净的数学序列,中层附带星域投影,内层埋藏追踪逻辑环。整个包体经过三次压缩加密,确保即使被截获也无法逆向解析原始意图。
“准备好了。”李维说。
林小满看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戳。距离对方上次信号中断已过去三十七分钟。那场紧急会议还没有结果。
“他们在权衡。”她说,“也许下一秒就会发来最后通牒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看到另一条路。”陈默按下确认键,“发出去。”
指令下达。
信号包脱离本地服务器,沿着深空链路向外传输。速度接近光速,但要在浩瀚空间中找到目标,仍需时间等待。
主屏幕切换至监听模式。三条波形线并列滚动,分别对应A-9、G-12、q-4的方向信道。
绿色指示灯稳定亮起。
李维靠回椅子,双手放在键盘上方。他的左眼恢复灰蓝,右眼琥珀色加深。
“接下来就是等。”
“不完全是。”林小满调出历史日志,“我们还得监控敌方中继站的反应。如果他们察觉我们在联络其他文明,可能会提前动手。”
陈默点头。“启动隐蔽扫描协议。所有 g 信号都要经过星轨过滤,任何异常波动立即报警。”
他重新插上钢笔,生物电再次连接终端。星轨进入低频同步状态,随时准备应对突发干扰。
实验室陷入短暂安静。
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响,和屏幕上数据流的轻微滚动声。
林小满翻阅A-9星团的过往信号档案。她注意到一段被忽略的细节:在最后一次中断前,对方曾连续发送七次相同的质数序列。
“他们在求救。”她轻声说,“不是谈判,是求生。”
李维调出信号强度曲线。那段时间,A-9的发射功率提升了三倍,明显是在拼尽全力突破封锁。
“我们不是第一个想反抗的。”他说,“只是第一个有机会成功的。”
陈默盯着星图上那个微弱的光点。
他知道,这场博弈早已超出技术对抗的范畴。对方以为地球只是一个待开发的资源节点,却没意识到这里诞生了一个能同时驾驭科学与魔法的存在。
而真正的力量,从来不是单独一个人,而是当有人愿意伸手时,另一端也伸出了手。
“他们会回吗?”林小满问。
“会。”陈默说,“只要他们还没放弃希望。”
话音落下,主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。
A-9方向的接收信道出现微弱波动。不是完整信号,而是一段极短的能量尖峰,持续不到0.1秒。
李维立刻锁定频段,放大波形。
“这不是噪声。”他声音紧绷,“这是应答。”
林小满快速比对参数。尖峰的频率恰好落在π值第七位小数对应的谐振区间。
“他们收到了。”她说,“他们在试联系我们。”
陈默没有动。他的手按在钢笔接口上,指节微微发白。
第一道回应已经到来。
这只是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