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笔尖抵在控制台边缘,陈默的手没有抖。他输入一串指令,符文顺着金属表面蔓延,像电流划过冰层。屏幕上的【跃迁坐标】文件夹停止扩张,数据流被截断,重新封入量子加密层。李维盯着终端读数:“内部唤醒已终止,未检测到外部连接。”
林小满靠在操作台边,手指还搭在神经接口环上。她手腕内侧那道旧痕泛着微弱蓝光,血脉能量还未完全平复。
“可以开始了。”陈默收回钢笔,声音很稳。
主控屏切换至模拟对抗界面。三维星图展开,地球被一层淡金色护盾包裹,近月轨道上标记出三艘虚拟敌舰,正以三角阵型逼近。下方倒计时启动:03:00。
“离线模拟网络已激活。”李维敲下回车键,“真实防御系统物理隔离,仅保留数据映射通道。”
林小满闭上眼,意识接入协控节点。她的呼吸节奏与主控台的脉冲频率同步,脑波信号流入系统底层。
“双线并行推演,启动。”
警报声响起。
护盾外层突然受到高频冲击,波形呈锯齿状递进,与此前星际信号的波动特征完全一致。第三象限的能量值开始下滑,从标准百分比迅速跌至83%、79%、67%。
“共振触发。”李维快速调出频谱分析图,“攻击频率与地磁谐振段重叠,正在放大衰减效应。”
陈默盯着数据流,对星轨下达指令:“反向建模攻击波形,生成相位偏移方案。”
星轨回应的速度极快。几秒后,一组新的符文结构浮现在屏幕上。陈默抬手,钢笔在空中划动,将新结构写入护盾核心。符文逐层嵌套,形成缓冲层,切断共振传导路径。
第三象限的能量回落速度减缓,最终稳定在81%。
“有效。”林小满睁开眼,“但消耗比预估高百分之十二。”
“因为是被动修正。”陈默说,“下次要提前预判。”
话音未落,右侧屏幕亮起红光。探索小队的通讯信道被干扰,语音频道充斥杂音,地面指令无法送达。敌舰释放的虚拟雷达网已覆盖整片区域,三艘飞船被锁定。
“他们收不到撤离命令。”李维调出小队位置,“再拖十秒就会被判定击毁。”
林小满立刻接入血脉解码协议。她的指尖按在接口环上,意识顺着生物神经网络延伸,将规避指令转化为短距意识信号,直接投射至小队头盔接收端。
李维同步行动。他按下机械键盘上的特定组合键,Ep伪装脉冲发射,短暂瘫痪敌方雷达扫描逻辑。三艘飞船趁机脱离锁定,以Z字路线突围。
“通讯恢复。”李维确认信号重建,“小队安全脱离。”
第一轮对抗结束。
主控屏切换至数据分析界面。护盾在高频交错打击下出现0.3秒响应延迟,虽未导致崩溃,但足以被真实敌人利用。探索装备的魔法供能模块温度上升过快,外壳热堆积达到临界值,持续作战能力受限。
“问题有两个。”陈默站起身,走到主控台前,“一是护盾响应跟不上攻击节奏,二是装备散热机制不足。”
李维翻看日志:“延迟出现在符文重组阶段,每次调整拓扑结构都需要重新校准量子纠缠态,这个过程占用了处理时间。”
“那就减少重组次数。”林小满调出月相耦合数据,“我们之前发现护盾能自然依附地磁波动。如果把主频校准到地球自转谐波,是不是可以让它更稳定,少做调整?”
“可行。”陈默点头,“让系统跟着自然场走,而不是强行对抗。”
他命令星轨提取历史运行记录,匹配最优频率。一组新的基准参数生成,直接写入护盾驱动核心。
“加载完成。”李维确认更新,“新频率已启用,等待下一轮测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