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位置已经确定。”陈默说,“两处在南极冰层下,一处在太平洋海沟,另外两个在废弃卫星内部。能源用的是微型聚变堆,我们自己造。”
“你们已经有能力造聚变堆?”周振海声音提高。
“不是重点。”陈默看着他,“重点是我们不能再被动等待。对方知道我们在研究,也知道我们发现了它。现在每拖一分钟,风险就多一分。”
张建国沉声问:“探索小队呢?”
“由我带队。”陈默说,“目标是获取更多主动权。如果我们一直躲着,迟早会被锁定真实进度。”
“太冒险。”张建国摇头,“你们才几个人,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文明级别的存在。”
“正因为是一个文明,才不会轻易摧毁我们。”陈默说,“它在观察,说明它有兴趣。我们要做的,是让它看到我们值得对话,而不是威胁。”
李维打开一份文件,“我已经开始重构通讯协议。新的系统完全独立,不接入任何公共网络。所有指令手动输入,数据本地存储。”
“闭源执行。”陈默说,“从今天起,所有决策只在这个房间流通。每个人签署协议,承诺不向外透露任何内容。”
张建国看着他,“包括上级?”
“包括上级。”陈默说,“这不是科研项目,是生存问题。一旦信息泄露,整个计划就会暴露。”
周振海忽然笑了,“你打算绕过所有监管体系?凭你们三个学生?”
“不是三个。”陈默说,“是五个。加上你和张老师。”
“凭什么相信你们?”
“凭这个。”李维把一段音频放出来。
是那段脉冲信号的原始录音。播放到结尾时,那个额外节拍再次响起。
“它在回应。”陈默说,“而我们是唯一听懂的人。”
周振海脸上的笑意慢慢消失。
张建国拿起桌上的协议文件,翻开第一页。他没急着签字,而是问:“如果真有那一天,对方直接接触我们,你们准备怎么回应?”
“先证明我们不是猎物。”陈默说,“而是参与者。”
房间里没人说话。
过了很久,张建国拿起笔,在签名栏写下名字。墨迹干透后,他合上文件,放进随身公文包。
周振海盯着那份协议看了许久,最终伸手接过笔。
李维立刻开始分发加密简报。每人一份,纸质版,无电子备份。内容只包含各自负责的部分,不涉及整体架构。
林小满带走护盾构型草图,准备去相邻实验室做初步建模。李维返回主控台,开始拆解旧通讯模块,为新系统腾出空间。
张建国和周振海被安保人员带离掩体。临走前,张建国回头看了一眼陈默。
陈默站在沙盘前,手握钢笔,目光落在月球背面的坐标点上。
投影还在运行。地球模型缓慢自转,轨道上的虚拟基站逐一亮起。
林小满走到门口,又停下。她回头看了眼陈默的背影,嘴唇动了动,终究没说什么,推门离开。
李维的键盘发出轻微敲击声。后台进程正在加载“熵钥引擎”的初始框架。
陈默没有动。
钢笔尖端微微发烫,那是星轨低功耗运行的标志。
他抬起手,轻轻按在沙盘边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