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传统破解没用。”李维摇头,“就算用全国超算联网,也破不开这种算法。”
陈默靠在控制台边缘,呼吸略显沉重。星轨正在全力运算,他的生物电能在快速消耗。他摸出一片葡萄糖含进嘴里,等能量稍微恢复,开口道:“既然正向破解不行,那就反过来想。”
“怎么说?”林小满抬头。
“他们预测我们会怎么破解。”陈默说,“那就说明他们的系统依赖对我们行为的预判。如果我们故意走错路呢?”
李维眼睛一亮:“你是说,制造假的解析进程,引他们暴露漏洞?”
“对。”陈默点头,“用错误路径干扰他们的预测模型,让系统出现短暂迟滞。只要抓到那一瞬间的反应差异,就能找到突破口。”
林小满立刻行动。她新建一个虚拟解析环境,输入一组明显错误的参数组合,然后注入微量魔法能量作为诱饵。李维同步编写伪装程序,模拟高强度暴力破解的流量特征。
两分钟后,监控图表出现异常。加密层在接收到虚假攻击信号后,响应时间出现了0.03秒的延迟。虽然极短,但确实存在。
“有反应!”李维紧盯波形图,“他们在调整防御策略!”
“不是防御。”陈默看着数据变化,“是确认身份。这个延迟,是因为系统在比对我们是否符合‘预期破解者’的认知模型。”
林小满恍然:“所以真正的钥匙不是算力,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。我们必须走到他们预设的技术节点上,才能被识别为‘合格接收者’。”
“那就只能先造出来。”李维咬牙,“新型引擎、能量护盾、通讯系统——我们得一项项做实验,直到达到他们的标准。”
陈默没有回应。他盯着屏幕上仍未解开的加密区,手指无意识摩挲着钢笔表面。星轨传来最新结论:目前可获取的知识仅占总信息量的2.8%。其余部分深锁于多层量子密钥之后,无法强行突破。
实验室陷入短暂安静。主机仍在运行,风扇声持续不断。墙角的冷却管滴下一串水珠,砸在金属托盘里发出清脆声响。
林小满低头记录最后一行数据。她的笔尖顿了一下,在纸上划出一道长线。
“我们之前以为是我们在探索未知。”她说,“但现在看来,更像是他们在引导我们走向某个既定方向。”
“那又怎样?”李维合上笔记本,“反正路已经摆在眼前。要么原地踏步,要么往前走。”
陈默抬起手,关闭了主屏幕的实时监控画面。取而代之的是一张三维星图,半人马座a星系的光点静静闪烁。
“从今天起。”他说,“所有资源集中投入三项技术验证。新型魔法引擎优先级最高。”
林小满点头:“我来重构符文阵列,适配新结构。”
李维打开工程日志:“我联系国科大的测试平台,争取下周拿到真空舱使用权。”
陈默将钢笔从接口拔出。笔尖仍有些发烫,他轻轻吹了口气,放入胸前口袋。
“记住。”他说,“我们不是在复制他们的技术。”
他转身面对两人,目光沉稳。
“我们是在证明,人类也能走到这一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