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以要有导师机制。”林小满翻开记录本,“每批入选者分配一名核心成员作为联络人,定期答疑,但不透露真相。只教方法,不讲来源。”
“还要设置淘汰机制。”陈默补充,“连续三次未完成任务,或出现违规操作,自动退出。防止有人滥用权限。”
“我可以设计行为评分系统。”李维重新戴上耳机,“根据提交成果的质量、协作效率、安全合规度打分,动态调整权限等级。”
“不只是技术能力。”林小满强调,“要看价值观。比如面对伦理争议时的选择,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。这些都要纳入评估。”
陈默沉默几秒,然后说:“加一条硬性标准——所有参与者必须签署责任承诺书。一旦发现利用技术谋私利,永久封禁,并通报所属单位。”
“制度要有底线。”李维敲下最后一行代码,“我已经搭好初版筛选框架,随时可以启动测试。”
林小满在本子上写下一句话:人人可触的科学魔法。
她抬头:“我们现在做的,不只是防住下一个敌人。是在为未来铺路。哪怕有一天我们不在了,这条路还能继续往前走。”
“那就定下来。”陈默关闭白皮书文档,新建一个文件夹,命名为“启明工程_第一期”。他将人才培养方案、项目拓展计划、安全审查机制全部归类其中。
“首批目标,十个人。”他说,“从下周开始,发布第一轮挑战题。”
“题目我想好了。”林小满输入标题,《关于高维信息场在低熵环境中的稳定性研究》。表面看是一道理论物理题,实际隐藏了基础符文排列的演化规律。
“只要有人能推导出正确解法,就会触发后台认证程序。”李维连接加密服务器,“自动发送邀请码。”
三人围站在主控台前,屏幕上的架构图不断延展。能源网络覆盖地图、医疗设备部署节点、交通调度模型、青年科学家档案库……一个个模块被串联起来,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。
陈默看着这幅图,第一次觉得,他们不再只是逃亡者、防守者、秘密的守护者。
他们是起点。
“过去三个月,我们一直在应对危机。”他说,“从暗鸦组织的袭击,到守护者的崩溃,再到内部制度的重建。每一仗都是为了活下去。”
林小满轻声说:“现在,我们可以想想怎么活得更好了。”
“不只是我们。”李维看着数据流中不断跳动的新注册账号,“是让更多人有机会活得更好。”
陈默抬起手,在空中划过一道轨迹。星轨响应召唤,投射出一片流动的光纹,与主屏幕上的规划图完美重叠。
那一刻,魔法与科技的边界彻底模糊。
“从今天起。”他说,“我们的目标不再是隐藏力量,而是让它生长。”
林小满按下确认键,第一轮挑战题正式上传至虚拟平台。倒计时启动,预计七十二小时内收到首批答卷。
李维调试完最后一组验证参数,终端右下角的小绿灯稳定亮起。
实验室灯光如常,设备运行平稳。没有人离开,也没有人说话。
陈默站在中央,目光落在“启明工程”四个字上。
林小满握紧手中的笔。
李维的手指停在回车键上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