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维深吸一口气:“如果真能建成这套体系,我们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。”
“但我们也不能过度依赖外部力量。”陈默盯着屏幕,“守护者的结局告诉我们,机器会坏,人也会倒下。唯一能依靠的,是提前布置好的规则和系统。”
林小满低声说:“你是想让整个机制自己运转起来,哪怕有一天我们不在了,它还能继续发挥作用?”
“没错。”陈默回答得很干脆,“一个人再强,也挡不住全局崩塌。只有制度化、标准化、可复制的体系,才能撑得起未来的对抗。”
李维已经开始编写新的协议框架。他在终端上调出安全服务器的入口,准备将初步方案加密存档。
“第一阶段目标明确。”他说,“一是建立伪装项目,获取资源通道;二是搭建内部闭环,确保核心技术不外泄;三是启动联络网试点,寻找第一批合作者。”
“每一步都要留痕。”陈默提醒,“所有决策过程、权限变更、数据流转,都要记录进‘回响’黑匣子。这不是为了追责,是为了让后来者知道,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。”
林小满拿起笔,在本子上画出一个环形结构:“我觉得这个体系还需要一个应急响应机制。比如某个节点突然失联,或者合作方出现叛变迹象,系统要能自动降级隔离,防止连锁崩溃。”
“加上。”陈默同意,“设置三级预警等级。一级常规监控,二级加强审查,三级直接断联并触发反制程序。”
“我来负责算法部分。”李维说,“可以用行为模式识别来做判断依据,而不是单纯依赖人工审核。”
三人陷入短暂沉默。方案的轮廓已经清晰,接下来就是一步步落实。
陈默坐回主控台前,打开一个新的文档。标题他想了两秒,敲下几个字:《回响计划战略白皮书(初稿)》。
林小满站在旁边,把刚才讨论的内容整理成要点,逐条列出协作机制的设计原则。她的笔迹工整,每一项都标注了优先级和风险等级。
李维则调试着加密通信模块。他设置了多重跳转路径,确保信息传输时不留下可追溯的痕迹。每一次测试通过,终端右下角的小绿灯就会闪一次。
时间一点一点过去。
实验室依旧安静,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指令确认音。设备指示灯平稳闪烁,能源模块持续供能,整个空间处于正常运行状态。
陈默写完最后一段总结,停下手指。他没有关闭文档,也没有点击保存。
“还有一个问题。”他说。
林小满抬头。
李维暂停操作。
“我们现在做的这一切,是为了防止下一个‘暗鸦组织’出现。”陈默看着两人,“但如果有一天,威胁不再来自外部呢?”
“你是说……内部?”林小满声音轻了些。
“权力会腐蚀人。”陈默说,“资源会引来贪婪。当我们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大,总会有人想要越过红线。”
李维沉默几秒:“那就必须从一开始就定好规矩。谁越界,谁就被清除。不管他是谁。”
“制度要有牙齿。”林小满握紧了手中的笔,“不能只靠自觉。”
陈默点头。他重新抬起手,在文档末尾新增一行:
【附加条款:任何成员若试图滥用系统权限或泄露核心机密,将立即启动强制退出程序,并永久剥夺访问资格。】
他按下回车。
光标在新行下方闪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