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默的手指从焦黑的钢笔上松开又收紧。笔身还带着爆炸后的余温,外壳裂开的缝隙里隐约有微弱的光在流动。他没看天,也没回头,只是盯着废墟中央那个被熔成玻璃状的深坑。
“还没完。”他说。
林小满靠在断裂的实验台边缘,左手重新渗血。她没去管伤口,而是低头翻开笔记本,最后一页记满了参数和时间节点。字迹潦草,但清晰。她合上本子,抬头看向陈默,“你还想查什么?”
李维蹲在地上,机械键盘彻底烧毁,接口还在冒烟。他把设备塞进背包,抬头时瞳孔颜色变了,右眼泛起琥珀色的光。他在扫描空气中的信号残留。
“数据已经传走。”他说,“但我们还能留下点东西。”
陈默点头。他弯腰,将钢笔插入战术包底部的残余接口。星轨在他意识中启动,精神波以极低频率扩散出去,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扫过废墟底部。
两处异常信号被锁定。
一处是那块刻着符文的金属片,半埋在熔渣之下,表面纹路仍在微微发亮;另一处来自深坑侧面一道被塌陷墙体遮住的暗格,里面有个被电磁屏蔽层包裹的储物舱,内部有稳定的能量循环。
“那边。”陈默抬手示意。
三人没有多话,朝着信号源移动。路上全是碎裂的合金板和烧融的电缆,地面温度依然偏高,踩上去鞋底发出轻微的粘连声。林小满走在中间,手指贴着防磁箱外壁,感知魔力流向。她忽然停下。
“那个舱体……里面的能量没断。”她说,“而且结构完整。”
李维取出便携终端,连接到附近未完全损毁的供电线路。他拆开一段裸露的导线,用工具接驳进去。屏幕闪烁几下,局部电力恢复。安保日志的备份程序短暂重启,进度条开始爬升。
“只能抓一段。”他说,“别指望全拿。”
陈默站在储物舱前。舱门由三层物理锁和一层魔法封印构成,表面刻着交错的符文阵列,正随着内部能量波动忽明忽暗。强行破坏可能触发自毁机制。
他闭眼,意识与星轨连接。上千组符文结构在脑中快速比对。星轨调出此前破解守护者系统时的数据模型,对照金属片上的指令纹路,发现两者存在共振规律——这不是密码,而是需要特定频率的能量脉冲来解除封印。
“能打开。”他说,“但得用混沌能。”
林小满立刻咬破指尖,鲜血顺着手指流下。她在舱盖表面画出简化版共鸣阵列,线条精准,每一笔都落在符文节点上。陈默举起钢笔,将最后一丝混沌能注入笔尖。
能量接触阵列的瞬间,符文停止闪烁。一声低沉的“咔”响从内部传来,三道机械锁依次弹开,魔法封印如薄冰般碎裂。舱门缓缓向两侧滑开。
里面躺着三件装置。
第一件是引力扭曲发射器,外形类似狙击枪,枪管呈螺旋状,尾部嵌着一块深蓝色晶核。它不依赖传统弹药,而是通过扭曲局部空间产生定向推力。
第二件是相位偏转盾,一副战术护臂,表面覆盖着蜂窝状能量格栅,核心位置有一枚可充能的晶片。能在千分之一秒内生成偏转场,抵御高速投射物和能量束。
第三件是最小的一枚芯片,扁平椭圆,边缘带有神经接口触点。标签上写着“意识同步v3.2”,显然是用于直接连接大脑与设备的控制中枢。
“这些东西……不是用来防御的。”林小满低声说。
“是武器。”李维伸手检查护臂,“而且是量产型的设计。”
陈默没碰它们,而是让星轨扫描整个舱体内部。在夹层里,发现了一份纸质文件,封面印着一行小字:“全球节点部署计划——绝密”。
他抽出文件,快速翻阅。
第一页就是一张世界地图,上面标记了二十三个红色坐标点,分布在各大洲关键城市地下。每个点都标注了“魔法-科技融合反应堆”的建设进度,最快的一个已进入试运行阶段。
第二页是时间表。从今年年底开始,逐步激活这些节点,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能量网络。一旦完成,所有接入网络的设备都将受控于中央指挥系统。
第三页写着一句话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