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维的声音变得凝重:“所以你们现在怀疑,他不是敌人?”
“我没说他是朋友。”陈默打断,“但他的目的和手段,与周振海、暗鸦组织完全不同。他们要的是技术成果,这个人要的是某种……准入许可。”
他打开加密档案库,新建文件夹,命名为:“观测者协议”。权限等级设为最高级,访问需双重生物认证加星轨授权。
“把符号样本封存。”他对林小满说,“启动离线分析环境,禁止任何形式的远程传输。我要确保这个信息不会外泄,也不会被反向追踪。”
林小满照做。她将采样盒放入双层屏蔽舱,按下锁闭按钮。绿色指示灯亮起,表示内部已形成独立空间场域。
就在此时,主控台的一台备用显示器自动亮起。
没有信号源接入记录,电源状态也显示为关闭。但它亮了,屏幕上只有一行字符:
> 你看见了门,但听见了钥匙的声音。
陈默眼神一凛。
他迅速拔掉该设备的所有接口,连同电源模块一同拆卸。然而,在断电后的三秒钟内,那行字依旧悬浮在屏幕上,直到电容彻底耗尽才缓缓熄灭。
“这不是黑客攻击。”李维确认,“没有网络请求,没有无线信号注入,甚至连主板都没通电。它是直接出现在显示单元上的。”
林小满低声问:“会不会是……那个符号的影响还在延续?”
陈默摇头:“这是回应。有人知道我们在分析它,并且选择了这种方式传递消息。”
他重新组装设备,接入独立供电线路,尝试还原最后几毫秒的电压波动曲线。星轨介入后,提取出一段隐藏在电容残压中的微型编码序列。
解码结果显示:一组经纬度坐标,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。
位置正是猫儿岭深处,距离他们此前推演的地理中心偏移不到三百米。
“这不是巧合。”林小满说,“他们在引导我们。”
“或者筛选。”陈默纠正,“每一步都在考验我们的理解能力。术语共鸣、符号识别、逻辑推演——我们在通过关卡。”
李维沉默几秒:“如果真是这样,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?奖励?还是更危险的测试?”
陈默看着手中钢笔,能量槽读数稳定在65%。他清楚,真正的对抗从来不是枪炮与阴谋,而是认知边界的突破。
“不管他是谁,”他说,“他选错了对象。我们不是被动接受考核的学生。”
他将钢笔重重插回接口,主控台全屏切换至动态防御矩阵界面。
“我们要让他明白,这扇门,不该由他决定开不开。”
林小满输入最后一道隔离指令,抬头看向他:“下一步怎么做?”
“等。”陈默盯着监控画面,“他会再来。这次,我不让他离开。”
话音未落,角落里的温控仪数值突变。原本恒定的22.3摄氏度骤降至18.1,又在两秒内回升。与此同时,天花板通风口的金属格栅发出轻微嗡鸣,像是有气流逆向吸入。
陈默猛然抬头。
投影幕布上,一道模糊的影子一闪而过——不是摄像机拍摄的画面,而是直接映在幕布纤维上的光学残留。
那是一个人形轮廓,双手交叠于胸前,掌心向上,做出某种仪式性姿态。
林小满的终端屏幕随即跳出一行新数据:
【检测到外部意识投射信号】
【强度:临界阈值】
【来源方向:正上方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