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他刚才说了那句话。”林小满回忆着,“‘你们也会进来’。”
李维冷笑一声:“他现在连自己是不是真实存在的都搞不清,说的话算什么威胁?”
“不是威胁。”陈默缓缓道,“是预示。他看到了某种规律,哪怕是在崩溃边缘。”
林小满咬了下笔头,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。她翻开笔记本,找到之前记录的符文重组序列,对照着当前的能量波动曲线:“如果这些子节点是矩阵的‘记忆体’,那它们可能储存了原始协议的一部分。包括……开启条件。”
“你是说,”李维皱眉,“它们不是残骸,是备份?”
“不完全是。”她说,“更像是‘休眠态’。只要有人输入正确的唤醒码,整个系统就可能重启。”
空气一时凝滞。
陈默盯着那三处坐标,脑海中闪过星轨解析出的拓扑结构图——非晶态嵌套,分形几何与dNA螺旋的结合体。那种设计不属于人类科技,也不属于纯粹魔法,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信息编码方式。
“我们不能等它自己醒来。”他说,“必须掌握主动权。”
“怎么掌握?”李维反问,“我们连怎么关掉它都不确定,更别说控制。”
“那就先研究。”林小满果断道,“既然护盾没了,我们就换一种方式守护。用数据,用逻辑,用理解去对抗未知。”
陈默看着她,忽然笑了下。很淡,但眼神亮了起来。
“你说得对。”他站起身,拍了拍校服上的灰尘,“护盾只是工具,不是依靠。真正的屏障,是我们在这里,还在想,还在动。”
李维伸手,轻轻敲了下键盘残件:“只要这玩意还能响,我就没认输。”
林小满合上笔记本,在封面写下一行字:“常态警戒·第一阶段”。
三人重新分配任务:陈默负责统筹判断,间歇性接入星轨获取深层信息;林小满主理数据分析与理论推演,持续追踪环境变化;李维掌控报警系统与终端维护,确保监控链不断裂。
没有人提撤离,也没有人说胜利。
因为他们都知道,战斗从未结束,只是换了战场。
夜色渐深,星光洒落。废墟中唯一的光源来自终端屏幕,微弱却稳定。数据流静静滚动,像一条不会干涸的河。
突然,李维的手指猛地收紧。
“动了。”他低声说。
林小满立刻抬头,陈默睁眼。
屏幕上,三点能量读数同时出现微幅上升,增幅百分之五,持续两秒后回落。不是随机波动,而是同步响应。
“什么触发的?”林小满快速翻页查找关联因素。
“不是外部信号。”李维盯着频谱图,“像是……内部自检。”
陈默闭上眼,再次连接星轨。识海中,一段模糊的脉冲信号浮现,频率极低,但带有明显的周期性。
“它在呼吸。”他说。
林小满手中的铅笔停在半空。
终端屏幕的光映在三人脸上,忽明忽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