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棱晶体在容器中骤然亮起的瞬间,陈默的手指猛地一紧,掌心传来灼热般的震颤。那道古老符文并未持续显现,只在光路流转的一刹那浮现又隐去,如同某种信号的确认。
“它醒了。”他说。
林小满迅速后退半步,将笔记本翻至空白页,笔尖悬停在纸面之上。她的呼吸变得极轻,仿佛怕惊扰了什么。李维靠在终端残骸上,左眼灰蓝光芒微闪,右手已搭上机械键盘的侧边接口。
“不是自然激活。”李维低声道,“是响应——有人在远程触发协议。”
陈默闭目,识海中星轨缓慢旋转,光芒黯淡却未熄灭。他不再等待全频解析,而是主动释放一丝感知,直指那三块携带“开启”共鸣频率的核心碎片。它们分布在废墟的不同方位,像是被刻意布置的锚点。
“时间不多。”他说,“门户将在十七分钟内达到同步阈值。”
林小满低头疾书,指尖划过公式边缘,将非线性方程组压缩算法重新编排。她将七组碎片的数据流拆解为时空偏差参数,逐一对齐坐标轴向。每一行推导都伴随着轻微咬唇的动作,笔尖在纸上留下细密的划痕。
“模型初步成型。”她抬头,“但预测窗口只有四十二秒,误差范围±三点六秒。”
“够了。”陈默睁开眼,从校服内袋取出那支钢笔。外壳已有裂纹,金属笔帽微微发烫。他蹲下身,在地面快速勾勒一道简化阵列——十一维投影的局部结构,以生物电为引,强行锚定空间曲率。
符文亮起时,空气中泛起细微波纹,像是水下光线折射出的扭曲影像。整个战场的气压随之沉降,护盾残余的冷光开始向中心汇聚。
李维启动机械键盘最后可用的量子传感模块,向空中发射低幅调制脉冲。每一次敲击都伴随瞳孔颜色的切换,左眼捕捉反馈信号,右眼维持系统稳定。他不断调整频率,试图激发那些尚未完全湮灭的碎片共振。
“西北角那块活性回升。”他声音绷紧,“正在回传一段加密序列。”
陈默立刻转向那个方向,右手在虚空中划出引导轨迹。星轨输出一段极简指令,将接收到的信息导入主模型。林小满同步更新算法,页面上的波形图逐渐收束成一条清晰的时间轴。
“锁定。”她说,“开启倒计时,精确到毫秒级。”
李维深吸一口气,手指悬停在键盘最后一个功能键上方。他知道这将是最后一次Ep脉冲释放,能量储备仅够支撑一次定向轰击。
“地下信号源仍在上传指令流。”他报出数据,“强度递增,目标明确指向维度门户核心节点。”
“等它进入同步前八秒再出手。”陈默站起身,将钢笔插入阵列中心位置。增幅器与符文连接的瞬间,整片区域的空间出现短暂凝滞。
他们没有交谈,只有各自岗位上的动作在推进。
林小满将笔记本接入终端残骸,把血脉共振公式转化为声波调制信号,注入能量网络。高频扰动沿着残存线路扩散,像是一道隐形的涟漪,在无形中干扰着即将成型的通道节奏。
李维紧盯屏幕,双眼交替闪烁。当监测数据显示指令流进入最后加速阶段时,他的手指猛然按下。
机械键盘发出一声沉闷嗡鸣,青烟从底部缝隙溢出。Ep脉冲精准轰击地下深处,造成0.8秒的传输延迟——恰好错开了门户开启所需的绝对同步窗口。
几乎在同一刻,虚空之中裂开一道幽紫色缝隙。
那不是光,也不是物质,而是一种空间本身的撕裂感。内部传出强烈的吸力,地面碎石缓缓漂浮,朝裂缝边缘聚集。若放任发展,次级塌缩将在三分钟内波及现实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