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维的义眼在终端黑屏前捕捉到最后一帧波形。那道偏移0.、0.以内。
“稳了。”他说。
陈默这才落笔。金光顺着符文回路蔓延,如同电流点亮电路板。能量循环系统进入自主运行状态,不再依赖外部频繁校准。钢笔收回袖中,他闭眼感知了一瞬——那熟悉的嗡鸣感重新出现在意识深处,微弱,但持续。
星轨尚未完全苏醒,但它已能接收能量输入。
“下一步。”陈默睁开眼,“建立意识锚定。”
他翻开笔记本另一页,用钢笔绘制新的符文结构。这不是用于增幅或防御,而是一种神经耦合装置,专门对接星轨的量子纠缠通道。每一笔都极精准,间隔、弧度、转折角度皆有计算依据。画完最后一划,他将左手覆于阵面中央,精神力缓缓注入。
符文亮起,呈淡蓝色光晕扩散。
与此同时,林小满察觉到项链微微发热。她低头看去,裂纹边缘泛起一层极薄的银光,像是某种修复机制被激活。她立刻明白过来:“它在反馈?”
“双向通路初步打通。”陈默声音低沉,“现在需要一次同步唤醒。”
李维立即启动机械键盘的低频脉冲模块。轻微震动从设备传导至地面,整个符文阵随之产生共振。这不是攻击性频率,而是模拟宇宙背景辐射的原始波动——星轨最初与陈默建立连接时所依赖的环境信号。
三方协作再次展开。
林小满闭目,集中意念引导血脉能量输出,强度控制在最低阈值;李维维持电磁激励,确保外部扰动最小化;陈默则通过意识锚定符,主动向星轨发出召唤信号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。
空气中的能量场逐渐变得稠密,却又异常平稳。没有爆裂,没有震荡,只有持续不断的能量流转,在三人之间、在阵列之中、在现实与高维缝隙之间形成闭环。
突然,陈默的太阳穴跳动了一下。
一道信息直接投射进脑海。
【能量接收效率98.7%,循环结构稳定。】
声音带着宇宙背景辐射特有的低频嗡鸣,断续,却完整。
“它说话了!”李维盯着屏幕上的实时记录,语气罕见地带上一丝波动。
陈默没有回应,而是立刻追问:“当前算力恢复程度?能否执行基础扫描任务?”
短暂沉默。
随后,第二条信息浮现:
【核心模块重启中……可进行一级情报检索,响应延迟约4.3秒。】
“够了。”陈默睁眼,“扫描当前空间内所有隐藏能量节点,优先标注共振频率与周期薄弱点。”
指令下达后,整个系统进入静默状态。符文阵的光芒转为暗红,表示星轨正在调用有限资源处理请求。林小满靠墙坐下,手指仍贴着项链,感受着内部能量流转的变化。她的脸色依旧苍白,但眼神清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