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人说话。
陈默盯着那张图纸的残影,星轨正在比对数据库。结果显示,图纸上的符文并非地球原生魔法体系,而是融合了高维投影技术的改良版本,其能量效率比传统阵法高出37%。更关键的是,阵列的核心逻辑与月球环形山的六边形矩阵完全一致。
“他早就开始了。”陈默说,“不是窃取,是布局。从二十年前,他就试图把整座城市变成一个维度中继站。”
李维突然抬手,左眼灰蓝的光斑剧烈闪烁。
“重组开始了。”
话音未落,空中投影猛然扭曲。
城市的轮廓开始翻转,建筑不再是垂直矗立,而是沿着某种不可见的轴线旋转。图书馆的屋顶接上了政府大楼的地基,教学楼的走廊无限延伸,最终首尾相连。整个城市结构在几秒内完成了拓扑重构——
麦比乌斯环。
一个没有内外之分的单侧曲面,空间逻辑彻底颠倒。
陈默的瞳孔一缩。这种结构无法用三维思维理解,观测者的视角一旦进入,就会陷入无限循环。他立刻启动星轨的静默模式,切断直连,改用间接投影构建隔离沙盒。
“有静默期。”李维咬牙,“重组完成的瞬间,系统有0.07秒的数据空白,频率归零。”
“够了。”陈默抬手,在意识中调出符文探针。
星轨瞬算启动,将探针代码压缩至最小单元,锁定静默期切入。数据流注入的刹那,城市底层代码被短暂捕获——
屏幕上,一串字符滚动而出。
那是手写体的中文,笔迹熟悉得刺眼。
“若时空可折叠,作业本也能成地图。”
陈默的呼吸一滞。
这是他三年前写在物理作业本上的草稿,原句开”,可现在,这句话正作为城市构造的核心指令,嵌在高维代码流中。
地面突然传来轻微震动。
众人低头。
一块焦黄的纸片从水泥缝中缓缓升起,像是被某种力量从地下托出。它只有一角,边缘烧焦,可字迹清晰可见——正是那句“若时空可折叠”。纸面微光闪烁,符文在纤维间流动,仿佛曾被长期激活。
陈默蹲下,没有去碰。
他知道,一旦触碰,就可能触发更深层的连锁反应。
但纸片上的光纹已经开始变化,缓缓旋转,指向地下深处。
李维的左眼仍在锁定环形结构,声音低沉:“频率又变了,它在等待下一个输入。”
林小满看着陈默:“你写的?”
陈默没回答。
他盯着那张残页,记忆闪回三年前的晚自习。他写完那句话时,窗外正好划过一道闪电,钢笔尖在纸上顿了一下,留下一个小小的墨点。
而现在,那个墨点正泛着微弱的蓝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