遮蔽阵的裂痕又扩大了一毫米,陈默的太阳穴突突跳动,星轨的嗡鸣在颅腔内断续回响,如同信号不良的短波电台。他舌尖抵住上颚,尝到一丝铁锈味——那是生物电即将耗尽的征兆。林小满的手还搭在他肩上,指尖微颤,血迹未干;张建国蹲在原地,保温杯倒扣于砖缝之间,残屑排列成环,尚未散去。
就在此刻,空中倒计时碑轰然崩解。
碎光未落,一道横跨天际的机械城市投影骤然浮现。钢铁穹顶层层叠叠,悬浮轨道如神经网络般贯穿其间,无数人影在街道上行走,动作整齐划一,左耳皆佩戴乌鸦耳钉,眼中泛着冷蓝微光。城市边缘没有地基,直接悬于现实县城之上,仿佛一层被强行覆盖的膜。
林小满瞳孔骤缩,呼吸停滞。她看见自己穿着银灰连体服,站在某座高塔顶端,手中握着一枚刻有“Φ3”的数据核心。记忆如潮水涌入——那是她“未来”的生活,是她“选择”的归宿。
张建国猛地抬头,喉结滚动。他听见女儿的声音,从城市深处传来,一声声喊着“爸爸”,微弱却清晰。他向前半步,脚尖已触到投影边缘的光晕。
“别碰!”陈默低喝,钢笔残骸插入地面,引导最后一丝星轨推演力在神经突触间疾驰。他闭目,意识沉入0.3秒的延迟推演——热力学模型构建,能耗分析,熵值追踪。三秒后,他睁眼,瞳孔收缩成针尖。
“不对。”他声音沙哑,“建筑群无能耗损耗,动力源归零,却持续运转。违反第二定律。这不是未来,是理想化失败模型的拼接体。”
林小满咬破舌尖,痛感刺穿幻觉。她不再抵抗那股记忆洪流,反而将血脉能量逆向注入双眼,模拟“接受改造”状态。幻象开始扭曲,数据流从城市投影中剥离,浮现在她视野底层——一串串符文以固定频率跳动,格式与1970年核试基地的日志完全一致。
“是拼接的。”她低声,“把失败的实验日志,重构成‘未来城市’的运行协议。”
陈默点头,掌心翻转,青铜令牌落入手中。令牌表面波纹未平,仍与地脉共振。他将其按向地面,与星轨残存模块同步调频。推演结果显示:该投影并非自然演化,而是通过某种高能装置逆向投射的“可能性囚笼”——它不预测未来,而是制造一个被预设的“必然”。
“周振海。”陈默吐出这个名字,像吐出一块烧红的铁,“他不是在探索未来,是在用‘未来’掩盖失败。”
林小满抬起手,指尖蘸血,在空中缓缓书写。她不再画符,而是构建逻辑公式——“未来不存在于现在之前”。血线在夜空中凝而不散,如同一道元规则被强行刻入现实。
双重影像浮现。
左侧是机械城市,钢铁森林,蓝光流转;右侧是现实县城,低矮楼宇,夜灯昏黄。二者开始交叠震荡,每一次重合,都引发逻辑反噬。星轨推演模块每运行一秒,陈默脑中便闪现十年后的自己:站在废墟中,满脸风霜,低声说:“你本可以更早停下。”
他猛地咬破手掌,鲜血滴入星轨投影的克莱因瓶模型。瓶中浮现出牛顿的苹果,反复坠落,却始终未触底。高维拓扑结构形成逻辑缓冲区,将悖论反馈隔离。
“成了。”林小满轻声道,血书公式彻底成型。
双重影像瞬间分离。机械城市的边缘显现出锯齿状裂痕,内部结构暴露——无数数据链如血管般缠绕,核心处悬浮着一座微型永动机模型,正以逆向频率抽取时间褶皱中的残余能量。
“时空永动机。”陈默盯着那模型,“他用失败实验的能量,伪造一个‘已被改造的未来’,再用这个未来反向诱导现实,让人相信‘改变已发生’。”
张建国沉默片刻,缓缓伸手,触向机械城市虚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