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撒了谎。”林小满盯着那行手写备注,“记录没被销毁。”
李维迅速调出系统底层日志,发现所有删除操作均被标记为“逻辑模拟”,而非物理清除。真正的数据仍存储在中央主机的隔离区,被一层动态加密保护。
“他们不想让后人找到。”李维说,“但也没彻底抹去。”
陈默看向林小满:“准备好了吗?”
她点头,将项链接入终端,启动时间对称稳定程序。这是她从物理竞赛笔记中提炼的公式,能抑制因果倒置带来的记忆反噬。她知道,一旦日志完全解封,他们将直面那段被掩埋的历史——而历史,未必愿意被看见。
陈默下达指令:“执行数据销毁协议。”
系统响应,进度条开始移动。0%、3%、7%……
墙壁突然震动。
一道道符文从混凝土中浮现,如血管般蔓延。六边形结构在地面重组,天花板扭曲成莫比乌斯环的拓扑形态。整个实验室开始自我重构,入口与出口在空间中交错,形成闭环。
“克莱因瓶结构。”林小满抬头,声音微颤,“销毁指令触发了防御机制——在这里,删除等于备份,出口即是入口。”
李维试图强行终止程序,但终端屏幕显示:“操作已认证,不可逆。”
陈默盯着进度条,它卡在12%。他知道,这不是系统故障,而是规则本身——在这个空间里,任何“销毁”行为都会被拓扑结构自动反转。他们陷入了一个逻辑悖论迷宫:唯有承认记录存在,才能真正抹去它;可一旦承认,记录便永远无法消失。
星轨在意识中嗡鸣,传递出一段残缺信息:【信息熵增模拟可规避闭环规则】
陈默立刻明白。不能直接删除,必须制造“自然衰变”的假象——让数据看起来是因时间流逝而腐朽,而非人为清除。
他命令星轨启动模拟程序,将中央主机的数据流导入一个虚拟衰变场。进度条开始缓慢上升:15%、18%、23%……
就在此时,张建国的声音从门口传来。
他不知何时已站在通道尽头,手中紧握那支符文钢笔。他的脸色苍白,但脚步坚定。他穿过扭曲的空间,走到主控台前,将钢笔插入数据认证口。
“我是project Ψ-0的原始记录者。”他说,“权限认证,张建国,编号Ψ-07。”
系统顿了一下,弹出新提示:
【原始实验者认证通过。销毁模式升级:物理焚毁】
进度条骤然跳至80%,并加速前进。
墙壁上的符文剧烈闪烁,低频嗡鸣越来越强。林小满突然发现,那些纹路与古墓壁画中的能量矩阵完全一致——它们在共振,仿佛整个地下结构正在苏醒。
张建国的手仍放在认证口上,指节发白。他的白大褂袖口滑落,露出左臂内侧一道陈旧的伤疤——形状如乌鸦展翅,边缘泛着金属光泽。
陈默没有追问。他知道,有些真相,必须用沉默去承接。
进度条抵达97%。
突然,主控台中央浮现出一行新文字,非系统字体,而是手写体:
“你以为你在销毁记录——”
文字未完,张建国猛地抬头,钢笔在认证口中旋转半圈,发出清脆的咔嗒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