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如墨,风卷起厂区外的枯叶,在水泥地上打着旋儿。张建国站在公司大楼后巷,保温杯握在手中,温热的茶水随着他的呼吸微微晃动。他深吸一口气,抬头望向三楼那扇半掩的窗户。
那是目标地点——周振海公司的档案室。
他不是个擅长潜行的人。年过四十,骨节分明的手掌上布满粉笔灰与岁月留下的茧。但今晚,他必须进去。为了那个被埋葬在墓碑下的名字——张雨欣。
脚步轻而稳,他绕到大楼侧门,从怀中摸出一枚小小的玻璃珠。这是陈默给他的东西,据说能模拟生物特征,破解虹膜锁。玻璃珠表面刻着“N·S.h”三个字母缩写,模糊得像是被人刻意刮去了一部分。
张建国没有多想,将玻璃珠贴在门禁扫描口上。几秒后,机械锁发出轻微的“咔哒”声,门开了。
他闪身入内,走廊幽暗,只有安全出口的绿光映出墙壁上的金属扶手。每十分钟一次的巡逻节奏清晰可闻,皮鞋踩地的声音由远及近。
张建国贴墙前行,动作比想象中熟练许多。他曾在无数个深夜批改作业,也曾在女儿病床前守到天亮。那些时光教会了他一件事:真正的耐心,是用沉默对抗命运。
他停在三楼档案室门前,手指搭在门把手上,却未急着进入。
这扇门后,藏着一段尘封的真相。关于他女儿的手术记录,关于她的心脏为何会突然衰竭,关于……是谁在她的病历上写下“非医疗事故,数据异常”这几个字。
他推门而入。
室内昏黄的灯光下,一排排铁柜整齐排列,空气中弥漫着纸张与消毒液混合的味道。张建国迅速走向角落的保险柜,那是唯一一个加装密码锁的柜子。
他掏出手机,调出一张照片——那是陈默昨晚发来的量子糖粒使用说明。
“贴上去,激活共鸣。”照片下方写着这样一句话。
张建国照做。他将糖粒轻轻贴在保险柜表面,闭上眼,等待。
数秒后,一道微弱的蓝色光芒沿着糖粒边缘扩散开来,柜门上的数字键盘开始闪烁,一个个数字如同浮现在水面般浮现。
六、四、七、九。
密码出现,又迅速消失。
他立刻按下按键,锁芯转动的声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。
柜门打开,最上方那份病历赫然印着“张雨欣”的名字。
张建国的手指微微颤抖。他翻开第一页,心跳几乎停滞。
手术记录详细无比,包括麻醉剂量、心率波动、器械操作时间。然而,在最后一页的总结栏里,却写着一行潦草的字迹:
“非医疗事故,数据异常,勿对外公开。”
他瞳孔猛地收缩。
这不是医生的笔迹。
更像是某种警告。
门外传来脚步声,比预估的时间提前了两分钟。
张建国迅速拍照,将病历放回原位,然后撕碎了几份无关紧要的文件,制造混乱痕迹。做完这一切,他将糖粒重新塞回口袋,转身准备离开。
然而刚走到门口,警报忽然响起。
不是普通的电子蜂鸣,而是……童谣。
《小星星》的旋律缓缓飘荡在整栋大楼中,音符清澈纯净,像是某个孩子在耳边轻轻哼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