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溥站在新落成的“求是书院”门前,对着数百名士子慷慨陈词:
“诸君!张某从西山归来,方知何为经世致用!林将军在战火中办学,让士卒识字,令工匠明理。这才是强国之道!”
他取出一本《西山格物初编》:“从今日起,求是书院不仅要教四书五经,更要研学格物致知之理!”
消息传出,天下震动。各地的书院纷纷来信求教,更有不少士子直接启程前往西山。连一向保守的东林书院,也悄悄派人来索取教材。
但反对的声音同样强烈。
京城某座深宅大院内,几个官员正在密谈。
“绝不能让西山的歪理邪说流传开来!工匠识字?士卒读书?这是要颠覆纲常!”
“可是现在皇上对林枫恩宠正隆......”
“那就从别处下手。我听说西山卫在私自分配土地......”
更直接的冲突发生在西山卫辖区内。
这日,陈文渊急匆匆来找林枫:“将军,宛平县派人来,说我们私自开垦的官田要重新丈量,还要补缴赋税。”
林枫冷笑:“告诉他们,这些地是阵亡将士的抚恤田。想要地,先问问将士们手中的火铳答不答应!”
与此同时,工械营内,王铁柱正在试验最新式的后装线膛炮。得益于蒸汽机提供的稳定动力,精密加工不再是难题。
“将军,按照这个进度,月底就能造出第一批后装炮。”王铁柱兴奋地汇报,“射程能比现在远一倍,精度更高!而且现在燧发枪的枪管每天也能造出10支”
林枫点点头,目光却望向南方:“让格物院加快《算术进阶》的编写。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工匠,更是能独当一面的工程师。”
夜幕降临,西山卫防区内灯火通明。识字的士兵在教战友写字,工匠们在讨论技术改进,格物院的学员在计算弹道数据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郝摇旗的突击营里,士兵们居然在开读书会,讨论《西山卫识字课本》里\"保家卫国\"的道理。
“以前我觉得读书是老爷们的事。”一个士兵腼腆地说,“现在才知道,懂了道理,打仗都更明白。”
了望塔上,林枫与张溥并肩而立。
“伯爷看到了吗?”张溥激动地说,“您点燃的星火,已经开始燎原了。”
林枫望向远方,那里是建虏残部驻扎的方向,也是更广阔的天地。
“这才刚刚开始。”他轻声道,“我们要改变的,不只是战争的方式。”
第二天清晨,当信使将新的《格物学报》送往各地书院时,西山卫的勘探队也在深山中发现了新的矿脉。在这个古老的帝国里,一场静悄悄的革命,正在战火与读书声中同步推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