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时,林枫的“新军”训练计划也开始实施。赵胜从韩彻的亲兵中挑选了二十名机敏勇敢、背景干净的年轻人,名义上是铁匠铺的学徒和护卫。
林枫制定的训练内容让这些老兵都感到新奇。
林枫并不着重训练他们的个人武艺,这些本就是军中好手。他强调的是:小队协同、纪律、体能,以及使用新式装备。
每天清晨,这二十人就要绕着山地负重奔跑。林枫设置了古怪的障碍通道,要求他们相互配合通过。他讲解了简单的战术手语,要求他们在行动中保持静默通讯。最重要的,是轮流熟悉和操练手弩与燧发枪。
燧发枪的装填步骤被林枫分解,要求每个人在蒙眼状态下都能流畅完成。他特别强调了射击纪律——没有命令,绝不开火;第一轮齐射,必须追求最大杀伤。
七月中的一个夜晚,训练刚结束,赵胜匆匆找到林枫,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。
“林先生,边关急报!”他甚至连汗都来不及擦,“确认了,建虏大军正在频繁调动,主力有向西移动的迹象,目标很可能不是辽西走廊,而是……蓟镇长城!”
林枫的心猛地一沉。该来的,终于要来了。历史的巨轮,正沿着既定的轨迹,轰然碾来。
“我们还有多少时间?”林枫的声音保持着一贯的冷静。
“最多三个月。”赵胜语气沉重,“另外,韩大人让我转告您,朝廷……朝廷对袁督师的猜忌日深,恐怕无人能有效协调整个北方的防务了。”
林枫走到窗边,望向北方漆黑的夜空。仿佛能看见,在那片黑暗之后,战争的阴云正在汇聚,烽火即将点燃。
“通知下去,”林枫转身,语气斩钉截铁,“从明天起,所有训练量加倍。燧发枪的制造,再提速度。同时,开始向西山别院秘密转移重要物资和人员。第一批,先送陈先生和孩子们过去。”
“是!”赵胜抱拳领命,快步离去。
林枫独自留在工坊内,手指拂过一支刚刚组装完成的燧发枪冰冷的枪管。
他改变了铁匠铺,制造出了超越时代的武器,组建了一支小小的力量。
但他知道,仅凭这些,还远远不足以扭转那场即将到来的、席卷中国北部的巨大灾难。
他能做的,就是在洪流之中,为自己和身边的人,尽可能多地抓住几根救命的稻草。
山雨已不再是“欲来”,它已经到了门口,狂风开始呼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