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指令已接收。正在结合历史气候数据、明末北直隶地区社会动荡指数、流民产生概率进行推演……】屏幕上的数据飞快滚动。【主要威胁推演如下:1. 极端寒潮与粮食短缺(高概率)。2. 小股流匪或溃兵骚扰(中概率)。3. 官府加派苛捐杂税(高概率)。应对预案生成中……】
看着“知微”列出的一条条冰冷的风险和需要准备的物资清单(如储备更多粮食、打造防御性武器、寻找隐蔽避难所),林枫的心情更加沉重。时间,并不站在他这一边。
就在这时,王铁柱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菜粥走进来,看到林枫对着电脑屏幕发呆,忍不住问道:“林兄弟,你老是看这个‘铁盒子’,它能告诉你以后要发生的事?”经过这些天的相处,王铁柱早已把林枫那些“古怪”行为视为理所当然,甚至带上了几分敬畏。
林枫心中一动,这是一个初步建立“先知”形象的机会,但不能过于惊世骇俗。他合上电脑,接过粥碗,沉吟道:“不能说是知道,而是推演。就像看天象,乌云密布,就可能要下雨。这盒子能帮我算得更准一些。”
他指了指窗外阴沉的夜空,“王大哥,这几天抓紧时间多备些柴火和粮食吧,天气恐怕会越来越冷,而且……年后说不定会有麻烦。”
王铁柱对林枫的话深信不疑,立刻道:“成!俺明天就去多砍些柴,粮食也再多买点藏起来!”
望着王铁柱匆匆离去的背影,林枫喝了一口温热的粥。基础的生存条件正在一点点改善,一个忠诚的伙伴正在成长。但外部的威胁和内部的能源危机,如同这漫长冬夜,依旧深沉厚重。
他必须加快脚步。那十根绣花针换来的银钱,或许不该只是藏着,而应该变成更实在的东西——比如,一把能保护自己的武器,或者,寻找其他能源线索的启动资金。
夜色渐深,铁匠铺里,炉火的余温尚未散尽。林枫吹熄油灯,躺在简陋的床铺上,却毫无睡意。他轻轻抚摸着怀中笔记本电脑的外壳,指尖仿佛能感受到其内部芯片那微弱的热量,以及正在缓慢下降的能量。
电量:64%。
这个数字像一根冰冷的针,刺穿着他看似逐渐稳固的内心。白天的推演,看似只是屏幕闪烁了几分钟,却消耗了接近2%的电量。若是进行更复杂、更耗时的模拟——比如推演一场小型遭遇战的胜负手,或是分析一个复杂人物的行为模式,耗电量将会成倍增加。“知微”是他最大的优势,却也成了最贪婪的能耗黑洞。
他回想起刚才推演出的那些冰冷字眼:极端寒潮、流匪、苛捐杂税……每一条都需要具体的应对方案,而每一条方案的制定,都离不开“知微”的数据支持和模拟验证。这就形成了一个致命的循环:要应对危机,就需要消耗电力;而电力的匮乏本身,就是最大的危机。
太阳能充电宝成了摆设,他必须尽快找到替代方案——水力?风力?或是冒险尝试利用现有的高温炉火进行某种热电转换?每一个想法都伴随着巨大的技术难题和不确定性。
黑暗中,林枫睁大双眼,脑海里不再是简单的生存,而是开始疯狂勾勒着一个个关于能量获取的、近乎异想天开的草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