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带着DeepSeek闯大明 > 第1章 雷火天降,一碗粥的文明

第1章 雷火天降,一碗粥的文明(2 / 2)

他深吸一口气,拿起望远镜,小心翼翼地探出残垣,向四周望去。

镜片瞬间拉近了这个陌生的世界。枯黄的杂草、残破的土坯房、远处光秃秃的丘陵、更远处隐约可见的、与他记忆中截然不同的古老城墙轮廓……一切都在昭示着,这里绝非他熟悉的时代。

他又看了一眼指北针,磁针微微晃动着,坚定地指向一个方向。在这完全陌生的天地间,至少东西南北还没有改变。

这两件小小的工具,给他冰冷的心注入了一丝微弱的暖流和底气。在这个信息闭塞、危机四伏的时代,一份“远见”和一个明确的方向,或许比黄金更珍贵。

他迅速将望远镜和指北针收好,连同电脑与充电宝一起,小心翼翼地放入双肩背包中,拉紧所有拉链,然后将背包紧紧抱在胸前。这个背包,就是他在这陌生时空安身立命的根本,是他最大的秘密,也是他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宝藏。

“喂!你是何人?怎地蜷在此处?”

一个粗犷的声音,如同惊雷般在林枫身后炸响。

林枫浑身一僵,猛地回头。只见一个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袄、身材魁梧、面色黝黑的年轻汉子,正手持一柄沉重的铁锤,站在几步开外,眉头紧锁地打量着他。汉子约莫二十出头,手掌粗糙宽大,指关节突出,一看便是常年从事体力劳作之人。

林枫的心脏狂跳,大脑飞速运转。他现在的打扮、身边的背包,都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。“我……我是过路的,迷了方向,又冷又饿……”他勉强挤出一句话,声音因干渴和虚弱而沙哑不堪,同时下意识地将背包更紧地往怀里藏了藏。

那汉子见他面色青白,嘴唇冻得发紫,浑身瑟瑟发抖,虽然装扮怪异,但眼神中并无凶戾之气,倒更像是个落难的读书人。他脸上的警惕之色稍缓,叹了口气“这兵荒马乱的年景……唉,看你这模样,也是遭了难的。这大冷天的,蜷在这里非得冻死不可。跟俺来吧,屋里好歹还有口热乎气儿,灶上应该还剩碗稀粥。”

汉子的家,就是不远处那排破败土坯房中的一间。屋里比外面强不了多少,四壁透风,家徒四壁,唯一的热源是角落里一个用泥土垒砌的简易灶台,里面闪烁着微弱的炭火。汉子从一口边缘有缺口的黑陶锅里,盛出小半碗清澈得几乎能照见碗底、只飘着寥寥几粒黍米的稀粥,递到了林枫面前。

那碗粥的温度,透过粗糙冰冷的陶壁传到林枫几乎冻僵的手上。这一刻,什么穿越、什么明末、什么AI模型,似乎都远去了。生存的本能压倒了一切。他顾不得烫,也顾不得礼仪,几口便将那寡淡却救命的粥水吞了下去,一股细微的暖意才从冰冷的胃里缓缓扩散开来。在整个过程中,他的背包始终放在腿边,用身体紧紧靠着,不曾离开分毫。

“多……多谢恩公救命之恩!”林枫缓过一口气,用尽量符合这个时代礼仪的方式,向汉子郑重地拱手行礼,“在下林枫,字……字知行。不知恩公高姓大名?”他临时为自己取了个表字,以求更贴合时代。

“啥恩公不恩公的,可当不起!”汉子连忙摆手,显得有些局促,“俺叫王铁柱,就是个打铁的粗人。看林……林公子你这打扮和说话,是读书人吧?是遭了兵灾,还是叫土匪劫了?”

林枫心思电转,顺着对方的话头说道:“家中……突遭变故,仓皇南迁,不料途中与家人仆役失散,流落至此。”他必须尽快为自己编造一个合理的身份,同时,要展现出价值,才能在此立足。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屋外那个简陋的棚子,以及棚子里那座用泥土和石头垒砌的原始锻炉。炉火微弱,风箱破旧,旁边散落的几件铁器都显得粗糙不堪。

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清晰起来。报恩,并展示自己的价值,是当前最好的选择。

“王大哥,”林枫指着那铁匠铺,语气变得沉稳而坚定,“您救我于危难,这一饭之恩,重于泰山。林枫无以为报,略通一些格物。我看您这锻炉,构造似乎尚有可改进之处。若王大哥信得过,林枫或可略尽绵力,加以改造。不敢夸海口,但让炉火更旺,省些炭火,打出的铁器更坚韧几分,应当不难。”

王铁柱闻言,一双牛眼瞪得溜圆,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:“啥?改炉子?林公子,你不是在说笑吧?俺这炉子是祖上传下来的法子,十里八乡的铁匠铺都这样!这火候、这构造,都是有讲究的!”

林枫知道空口无凭,他需要一点“神迹”来取信于人。“王大哥稍安勿躁,此法乃林枫偶得于古籍,需静心回想其中关窍。请容我稍作思忖。”他需要创造一个独处的机会,来咨询他唯一的“外挂”。

他拿起背包,借口需要清静,走到屋内一个背光的、相对僻静的角落,用身体挡住可能的视线,迅速而无声地再次打开电脑。

“知微,”他压低了声音,语速极快,“紧急查询:基于明末技术水平,最简单、最易操作、效果最显着的锻炉改良方案。要求:仅使用常见泥土、石块,重点提升燃烧效率和炉温。生成关键步骤图示和要点说明。”

【指令已接收。正在检索历史技术数据库……方案生成中……】屏幕幽蓝的光芒映照着他紧张而专注的脸庞。几秒钟后,清晰的简化图纸和文字说明呈现出来。林枫如饥似渴地快速记忆着几个核心要点:炉膛弧度、烟道角度、风箱接口的改进方式……

片刻后,他合上电脑,深吸一口气,走向一脸狐疑的王铁柱。他捡起地上的一根木炭,在相对平整的地面上画了起来。

“王大哥请看,若将炉膛内侧修葺成这般瓮形,使火力回旋;烟道由此处斜向上引出,抽力便可大增;最关键的是这风箱与炉口的衔接处,若能做成这般喇叭口状,并确保密闭……”他一边画,一边用王铁柱能听懂的语言解释着原理。

王铁柱起初还满脸不以为然,但听着听着,神色渐渐变了。他是实际操作者,林枫所说的这些改动,看似简单,却似乎直指他平日里感到别扭、却又说不出所以然的关键之处!尤其是那个“喇叭口”和增强抽力的说法,让他隐约觉得大有道理。

看着林枫,再想到对方是个“落难的读书人”,或许真有些不一样的见识,又念及那碗粥结下的善缘,王铁柱黝黑的脸上闪过一丝决断,他一拍大腿,震得地上的炭灰都跳了跳:

“成!反正眼下天寒地冻,也没啥活计!俺王铁柱就信林公子一回!你说咋干,俺就咋干!”

望着王铁柱转身去准备泥土和石块那略显壮硕的背影,林枫轻轻拍了拍怀中的背包,感受着里面两件“神器”坚硬而可靠的存在感。尽管前路依旧迷茫,危机四伏,但第一步,总算迈出去了。

寒风依旧凛冽,但在这破败的铁匠铺中,一丝微弱的希望,已然随着那即将被改造的炉火,开始孕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