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不凡继续给他鼓气:“二混子,要对自己有信心。
我们的产品是什么?电视机,电话,这些东西可是家家户户都用得上的。
将来,我们还要做更多别人不得不买的东西,你小子就等着当首富吧……”
高小鹰摸了摸头,对“首富”这个概念,他暂时还没有概念。但在如今的富桥沂溪一带,他要是说没钱,还有谁敢说自己富有?
放下高小鹰,黄不凡又去了香草溪里面,想要探探胡厂长和朱总工的口风。
大家都是老熟人了,黄不凡的到来,富华厂也司空见惯,朱总工热情地介绍了摩托车分厂的进展。
胡厂长也表示感谢:“黄院长,多谢你帮我们指路,要不然,我们大概率还是在围着自行车在转。”
黄不凡谦虚了几句,随口提出了一个问题:
“胡厂,朱总,富华厂和富溪电子都在香草溪,大家都是好邻居,今后一定要互相支持,一起发展啊。”
这个提议没有任何的犹豫,两人都几乎是第一时间点头同意。
黄不凡笑着说:“富溪电子准备和潭州的电信研究院合作,搞一个通信研究室,近阶段大部分精力都要放在这个方面。
所以,显像管车间有点顾不上,富华厂能不能参与进来?我敢保证,这绝对是一个大赚特赚的好事。”
胡厂长和朱总工对视了一眼:“黄院长,我们可听说,那可是富溪厂的香饽饽哦,你舍得拿出来分享?”
以胡厂长和朱总工的嗅觉,对电视行业的发展太有信心,于是才不大相信黄不凡愿意邀请别人参加。
两人的猜测完全正确。实际上,如果不是现在想做的事太多,富溪厂确实力所不逮,黄不凡肯定不愿意这么做。
更主要的,还是黄不凡想把富华厂绑在一起成为战友。
现阶段的富华厂,规模上也是巨无霸,还有和上面沟通的渠道。不管是军方还是地方,他们都比富溪厂资源深厚。
得到黄不凡肯定的答案,胡朱二人当场就拍板,决定和富溪电子合作建设显像管厂。
胡厂长走到门外喊了一句,没多久,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走了进来。
胡厂长亲自向黄不凡介绍:“黄院长,这是我儿子胡浩军,显像管合作的事,我会交给他去做,今后请你多指教。”
说完又对胡浩军说:“浩军,今后你就听黄叔叔的话,他指哪你就打哪,不能有误。”
黄不凡心里又是一阵大汗:我刚满四十,你儿子看上去也快三十了,你让他叫我叔叔?
胡浩军身上也有一股子军人气息,大声又爽快地答应,又亲热地和黄不凡打招呼。
等胡浩军离开,朱总工笑着说:“老胡,你有儿子当接班人,我还得找苗子呢。”
朱总工虽然结了婚,但夫妻俩一辈子没有生过小孩,如今五十出头,显然也不可能有了。
但朱总工显然是个乐观的人:“第一届大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,我就不相信,我们富华厂不会分几个来,到时候可以物色物色。”
见朱总工这么说,黄不凡突然心里一动,他没有心仪的接班人,能不能在这里动点脑子?
在心里把自己认识的那些人都过了一遍,一个人浮现出来:付拥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