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以为,作为常阳地区曾经的二把手去世,家里至少应该有个不小的追悼会,曾经的同事和下属,多少有人要来露个脸吧。
可即使到了家门口,也听不到任何动静,闫书记走到门口了,甚至还特意退出来看了几眼,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。
确认没有出错后,闫书记才敲了敲门,来开门的竟然是陶主任的老伴李大姐。
看到三人,李大姐脸上才稍微有点动情:“你们来了啊,请进吧。”
屋里没有任何的追悼会痕迹,只是在客厅摆了一张桌子,靠墙放着一张陶主任的遗照,摆了几个水果和肉菜,三支香和三个酒杯。
黄不凡心里不由得也是一阵唏嘘,看着袖子上套着黑纱的李大姐,三个在桌子前给陶主任的遗照鞠躬。
陶主任的儿子一家三口也来了,看得出来,他儿子儿媳也就是普通的工人,家里过得并不怎么好。
他们是认识闫书记和肖总工的,叫了声闫叔叔肖叔叔,却不认识黄不凡,只好点头打招呼。
鞠完躬,李大姐请三人坐下,陶主任的儿媳妇泡了茶。
客厅里六七个人,大家竟然不知道说什么,就连那个七八岁的孩子都沉默了。
最后还是闫书记打破了沉默:“李大姐,老班长走了,你们也不能太伤心,家里有什么困难的话,可以和我们说,我们会尽量帮着解决的。”
李大姐竟然笑了一下,只不过,那个笑有点凄惨的味道:
“老闫,老肖,黄院长,谢谢你们今天来送老陶,我们已经很满足了,暂时还没有什么困难……”
在陶主任家坐了一个多小时,闫书记带着两人告辞离开。
李大姐倒也爽快,没有装模作样挽留,只是默默把三人送到门口,最后还是说了句:
“老闫,谢谢你们三个了。老陶工作了一辈子,也只有你们三个来送他最后一程……”
离开了陶家,闫书记的心情很有点低沉,如果身边有别人,或许他还不至于流露出来。
但肖成明和黄不凡都是他最信任的人,也就不必去遮遮掩掩了。
到了停车的地方,闫书记忽然对两人说:“我们找个地方喝一杯吧。”
肖成明和黄不凡知道陶主任心情不好,点点头答应下来。跟在闫书记的车后面,最后到了一家国营饭店。
闫书记肯定是这里的常客,直接就被人请到了一间单间里。
这年代的国营饭店,肯定谈不上什么排场与奢华。即使以闫书记如今的地位,也就是有个单间避开一下别人的眼光而已。
叫了几个菜,三个人推杯把盏却喝得有点沉默。
三杯酒下肚,闫书记似乎就有了点醉意,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:“老肖,你还记得前些年,老班长父亲去世时的状况吗?”
肖总工点了点头:“那时候老班长还在华安当一把手呢……”
借着几分酒意,闫书记慢慢说起了往事……
那一年,陶书记的老父亲去世了,追悼会在华安台云区农村老家举行。那个时候,闫书记还是沂溪公社的书记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