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这里去到香草溪,曾经的一大片旱田,已经有了好几家工厂。
富华茶厂,富华机械厂,电子厂,还有派出所和邮电局这些单位。
尤其是富华机械厂,在黄不凡的鼓动下,积累了自行车厂的经验,正在建设摩托车车间。
而朱总工也到处招揽人才,准备搞汽车技术积累。
一河之隔的黄家湾大队,还有一个目前最红火的水泥厂。
水泥厂这两年,因为赵国庆等骨干去上大学的缘故,厂里的管理者全部是他们培养的副手。
虽然赵国庆等人不会当甩手掌柜,但到底还是没有了前几年的迅猛。
黄不凡也不强求,虽然总是提醒孙建国等人注意督促,却也力求平稳为妥。
孙建国在潭州工学院混得风生水起,导师张老更是将他当成了关门弟子,恨不得把自己一生所学倾囊相授。
作为华夏闻名的建筑材料泰斗,张老看重的人,未来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。
黄不凡有时候甚至在肚子里窃幸,幸好当时在知青们落难的时候,把他们‘哄骗’到了黄家湾,才能让他们不会心生去意。
美娟今年暑假不能回家,据雷阿姨说,京城有几场大型的翻译任务,作为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,美娟主动报名参加。
黄不凡当然全力支持,不会在这方面拖女儿的后腿。
杨小强不出意外地来了电子厂,有了弗茨的捐款资金,有了菲普得技术支持,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已经开始组建,彩色显像管厂也同步开始建设。
有了杨小强这个技术狂人,富溪电子的进展更加顺利。
越是大家兴奋的时候,黄不凡反而更冷静,提醒高小鹰:
“二混子,早些年和你说的电话通信,我们也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。”
高小鹰自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概念,他理解的电话,就是如今那种需要接线员的‘摇把子’。
这样的电话,虽然比写信和电报更方便,但想要广泛使用肯定不行。
黄不凡也不多说,只是提醒他,哪天有时间,等杨小强忙完了,让他带着我们,一起去潭州和陈教授聊聊。
雷同明现在是南湘二把手,妻子陈丽红在潭州电研院,黄不凡就是打的她的主意。
如果能从陈丽红那里搞到技术,电信这块巨大的蛋糕,自己也要去咬一口。
比起来,南湘其他地区的发展,就只能用平庸来形容了。
绝大多数人都还持观望态度,即使有人胆子大点,也只能小打小闹,唯恐风向又掉头,像前几年那样就不得了。
华安县内也是一样,只有离沂溪公社最近的富桥稍微好点。
但受制于没有资本,更多还是依附于沂溪公社的企业,派出更多的劳动力来支援沂溪公社而已。
美兵下半年也要上高中了,他的目标已经很明确,要赶上姐姐的脚步。
最小的美文,这一年来,妈妈不在身边,他的成绩却没见退步,每次期末考试都是第一名。
只有美芳,依旧还是那个挂车尾的水平,自己却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。
有一次,她们兄妹姐弟三个聊天时,她还大言不惭地说:
“你们都和大姐一样走得远,我就留在爸爸妈妈身边好,等她们老了,我就可以照顾她们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