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章 女大不中留(2 / 2)

“我不用你操心,你该干嘛干嘛去就行。”

过年前这段时间过得忙中有序,医院的事要操心,家里的过年场面要安排,还要顺带过问一下几个知青过年的事。

毕竟,知青们可是放弃了回老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,主动来水泥厂加班,可不能让他们寒了心。

黄不凡安排好一切,对陈大强说:“小陈,你也算是半个沂溪人,我就不和你客气了。

但孙建国你岳父在西山峰,过年那天你就开我的车去一趟,过年还是要过的,初一早点回来就行。”

又热心地问了大家的困难,把大家的心都暖好了,黄不凡才准备自家的事。

腊月二十六,罗美云也过来了,年的气氛越来越浓。

蒋小珍每天早上回黄家湾,晚上还得回医院住,家里的房间留给了客人和几个小孩。

黄玉明直到年二十九才回到家,一进门就把侄子侄女们叫到一起帮手收拾。提前发了压岁钱,孩子们干的飞起。

美娟是大姐大,做事已经有板有眼,和婶娘高晓辉处的挺融洽。

黄玉明自己则直接来找大哥说话,兄弟俩已经很少这样的机会,黄玉明则不免感慨:

“大哥,几年之前,谁能想到我们家也能有今天这样的红火啊,这一切都像做梦一样。”

黄不凡虽然认同弟弟的说法,却还是不忘给他打气:

“你到了县里,做事更加要全面考虑。这县领导可不是那么好当的。”

其实目前来说,山区县级单位并不是特别大的压力,只要能保持稳定不出乱子,基本都不会有大问题。

但华安县显然不可能那么做,从当时的陶主任开始,后来还有闫书记时期的腾飞,如今的姚书记肯定也不会停下来。

这就导致,黄玉明这一层的副县级干部,大家都有了一股子干劲,想要做出一番成绩出来。

大年夜依旧是在黄不凡家里团年,老奶奶老怀大慰,破天荒地给每个孙辈都发了压岁钱。

四个儿子都在跟前,孙子们十来个,老大老二都有了出息,老三老四平凡点也还算过得去,作为老母亲夫复何求?

新年的钟声准时敲响,时间来到一九七九年。

大多数人都在期盼好日子的到来,唯有黄不凡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
放完开门炮,点了支烟在门口看家家户户热闹的场景。

蒋小珍第一个起来,看到丈夫脸上按捺不住的笑意,忍不住问了一句:

“不凡,虽然是新年,你怎么这么开心,像个小孩子一样?”

黄不凡朝妻子笑了笑,拉住她的手问道:

“老婆,七九年来了,你有什么心愿没有,说出来看看,我能不能满足你的愿望?”

蒋小珍湾眼里有短暂的那茫然,很快又清晰起来:“只希望家里平安,日子一天比一天好……”

黄不凡心里乐了:你的心愿就这么简单啊?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,你还不知道自己将来有多金贵么?

蒋小珍当然不会像黄不凡这么有‘预见’,但在大学里耳闻目染,感知上可不是农村人能比的。

她也似乎隐约察觉到,每个人身上曾有的那种束缚,也有了松动的趋势。

黄不凡却突然哼了起来:1979年,那是一个春天,有一位老人,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