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说闫书记将要去武陵地区,黄不凡心里突然有了点兴奋,刚才一点点担心全部不见了。
因为他马上想到了一个事情:澧州电子管厂就在武陵地区。
这不真的是老天爷来助力么?自己还一直为显像管的未来苦恼,全靠高小鹰自己去搞定澧州电子管厂,天知道有多大阻力?
有了闫书记在武陵地区,什么问题都有解决的途径了。
这个电话算是皆大欢喜,闫书记解决了燃眉之急,黄不凡获得了一批熟练的工人,算是为未来的通信行业埋下伏笔。
放下闫书记的电话回家吃过饭,黄不凡就开车去了香草溪,先找高小鹰说电话机厂的事。
高小鹰有点不明白,为什么让自己接手那么个烂摊子,但对黄不凡的决定从来不会怀疑:
“大哥,虽然我不知道你让我们接手电话机厂的理由,但我会踏踏实实做好的。”
对于高小鹰,黄不凡不介意多说几句:
“二混子,我们的眼光要看长远点。不都是说实现四个现代化,就会过上楼上楼下,点灯电话的幸福日子么?
我们搞电视机是奔这个目标,搞电话同样是这个目标。你想一下,家家户户都需要的东西,只要我们搞得好产品,还担心什么?”
高小鹰瞪着眼睛想了想,也觉得有道理,答应明天就去县城接洽。
黄不凡又看了看几个正在“打磨”电视机的人,还是杨小强搞出来的那一台,被他们反复拆装了无数遍。
一次次地改进,从性能到外观,逐一发现并解决问题,同时也熟练了装配工艺。
心想着来都来了,就去富华厂看看吧,于是又进了香草溪,直接找到了胡厂长。
胡铁军也是满面春风,拉着黄不凡介绍起自行车车间的情况:
“黄院长,铁路马上就要通车了,我们收到了很多订单,正在开足马力生产,仓库都堆积如山了。”
两人聊了一阵,胡厂长也不瞒,五一之后,富华厂全部转为民用,归属华安县管理,到时候还要找一些拳头产品才行。
黄不凡随口就说到:“凭富华厂的工业底蕴,那还不容易?自行车之后可以搞摩托车,摩托车之后还有小汽车,哪个不是好生意?”
胡厂长听得一愣:“摩托车?小汽车?你是说真的吗?就算我们能搞出来,那东西那么金贵,能有多少人买得起?”
黄不凡哈哈大笑地安慰:“前几年,自行车也是多么奢侈?现在不也好了很多么?
要不是你们富华厂在我们富桥这里,现在连我要买台自行车都为难呢。
可现在的富桥人,有台自行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,虽然还买不起汽车,可真有了摩托车还不用票证的话,估计也有不少人家愿意掏钱……”
这个话题信息量太大,胡厂长一时间消化不了,嘴里却也答应着,自己要和老朱好好合计合计这事。
在胡厂长的陪同下,黄不凡又在几个车间里转悠了一阵,也终于见到了下沉到一线的朱总工。
看着双手沾满机油的朱总工,黄不凡随口提醒:
“老朱,自行车的技术没什么难度,用不着您每天亲自监督把?要我看,您还不如搞点其他事呢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