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德江还稍微有点不自在,毕竟,他和黄小华一起那么多年了,却还没有正式名分,多少有点觉得对不起她。
可哪壶不开提哪壶,黄不凡带点嬉笑的语气问道:
“小罗,你别忘了小华是我侄女。过年的时候,她家里还和我说起过你们什么时候办事呢。”
罗德江摸着头,沉吟了一阵:“院长,小华今年也24岁了,确实不能拖下去。
我和她的事早就和老师说过,我们商量的结果,就明年初吧,不管怎么样,我们都要结婚。”
黄不凡哈哈大笑,朝他竖起大拇指:“你小子有眼光!”
不仅是罗德江自己,就连黄德志都以为,黄不凡说的‘有眼光’指的是黄小华是个好姑娘。
殊不知,黄不凡是真的在表扬罗德江看事情的眼力见。
今年十月份,高考是肯定会恢复的,只要黄小华没有落下文化复习,考上大学应该没问题。
罗德江现在说明年初结婚,到那时候,不正是‘金榜题名时,洞房花烛夜’,人生两大喜事一起来么。
这个话题说到这里,已经不适宜再继续下去,黄不凡换了个话题:
我们当时确定医院的发展方向以中医为主,这几年表面上也确实这么在做。但我不得不给你们提个醒,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!
就像老李的这个孙子,我们遇到抽风就下意识地想到‘癫痫’,于是就用上了安定。
可实际上,在现阶段的农村,中医远比西医更有潜力可挖,这是我们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。
说到正事上,黄德志和罗德江两人也是满脸严肃,相互对视一眼,才由罗德江开口:
“院长,你批评的是,虽然我们学的也是中医,还受了老师很大的影响,自认为对中医有更深的体会。
可在临床实践中,总是会不经意被生活习惯思维左右,见到发烧就想到感染,见到呕吐就想到胃肠炎。
说白了,还是受西医思维影响,忽略了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。”
黄不凡点点头:“我并不反对中西结合,但绝对要杜绝一种所谓的‘方法’,那就是用中药去和西医的病名一一对应。我很担心,中医会死于中药啊……”
黄德志接过了话头:“院长,有个消息还没来得及和你说。前几天郭亮同志告诉我,他们的中药研究有了点突破。
他们准备找个地方培育中药材,或许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你的担忧……”
郭亮是罗德江一起过来的同学,但更倾向于搞研究。但三年时间了,一直为自己没有做出成绩而自责。
听说出了成果,黄不凡非常高兴,马上对黄德志和罗德江说:
“不管成不成,我们一定要全力支持。搞研究嘛,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。
你们告诉他们三个,就算失败了也不要紧,没有人会责怪他们。”
如果郭亮等人亲耳听到这番话,不知道会不会感动得热泪盈眶?
所谓士为知己者死,能遇到这么全力支持搞研究的领导,那还不得肝脑涂地?
三人大概商量了一下,黄不凡的意见,可以在医院后面的山坡上找一块地,全权交给郭亮他们去搞。
地皮的事简单,自己会和公社以及沂溪大队打招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