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黄玉明也开始调整了战术,黄家湾的摊子越铺越大,他便尝试放手一些事情让手下的人去做。
桔园今年第一年挂果,需要细心人打理,他就安排了几个年龄稍大的去看着。
茶厂目前是个不小的项目,内举不避亲,他便安排了老三黄玉春当了副手。有高小鹰把控质量和销售,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。
增选了两个老成的年轻人学车,打米厂油榨坊加上和公社合伙开的饭店,都需要人手。
只是还要准备水泥厂需要的四五十个人手,黄家湾的劳力就分不开了。
幸好年前有黄不凡的指点,他忙里偷闲和附近几个大队支书商量好了,焦容、姚家塅、安福甚至柘木大队都很乐意派人来支援。
因为大哥“不能只知道满头干活”的提醒,黄玉明还主动找了朱书记汇报,希望书记统筹安排,支持这几个大队的发展。
朱书记自然不会把这份白送的功劳往外推,满口答应自己会全力支持。甚至还问黄玉明到:
“黄支书,你这支书把我公社书记的事也干了不少,愿不愿意多担当一点?”
这对黄玉明来说是天大的喜讯,这个年代,所有的大队支书都还是“泥腿子”,没有工资拿。
只能在大队记工分,顶多有点误工补助。在任上算是个领导,卸任就打回原形还是普通社员。
朱书记说的“多担当一点”,言外之意就是想调他去公社当干部了。这一步之遥,身份却是迥然不同的。
黄玉明也知道一口也吃不出个胖子,很是谦虚地表达了自己愿意的意思,同时也感谢了领导的栽培。这件事,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。
孙建国和赵国庆这几个知青,如今的干劲更是高涨。
水泥厂工地事无巨细,几乎不需要黄不凡操太多心,却又很有分寸地尊重他,双方相处得很融洽。
孙建国把自己的定位主要放在技术上,赵国庆则偏重于管理,吴小迪和黄雅芳着重财务开支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,都在为近在咫尺的目标努力。
而黄不凡自己,卫生院更是蒸蒸日上,现在不仅是华安县内,宝庆、西庸州甚至岳南地区和巴陵地区都有病人慕名而来。
而且多半是那种疑难杂症,即使黄不凡有着扁鹊传承,也不得不平心静气地小心对待。
黄小华上手很快,和罗德江两人更是心有灵犀。虽然还没有正式确定恋爱关系,但瞧那架势,几乎就是十拿九稳的事了。
黄不凡乐见其成,一来是罗德江和黄小华确实优秀,也不讳言,这样就能让曾国兵失去一个跳板。
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,忙碌,却又每天都能看到点进步。
时间来到73年农历二月二十九,公历已经是四月一日了,黄家湾水泥厂正式竣工投产。
地委毛书记,地区革委会朱副主任,华安县陶书记闫主任,以及富桥几个公社的领导全部到场,沂溪公社朱书记更是笑得嘴都合不拢。
自从他接过闫书记的位置后,地区在沂溪公社开现场会就有三四次了,这样的荣耀,就连闫书记也比不上啊。
闫书记如今是县委的领导,假以时日,自己是不是也可以高升?
开会前,毛书记特意见了黄不凡一面,两人讲了很多:
“不凡,一个星期后,我就要离开常阳了,你今后到了潭州,可要记得来看我。”
黄不凡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书记,您今后是……”
毛书记也不再瞒了:“组织的信任,我去省委担任秘书长,同时兼任潭州一把手。”
黄不凡既高兴又有点其他神情,毛书记岂会看不出来,安慰他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