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不凡对水泥不是特别熟悉,前一世里,90年代开始的农村建设,基本就是用425水泥。
听说能轻松产出这种标号的水泥,自然也很开心:“孙建国,你可以提前准备,到时候就在水泥厂当总工,把你老爸比下去。”
得知付拥军没有回来,朝便随口问了一句知不知道什么原因。
孙建国也不清楚,但告诉黄不凡,已经写了信去付拥军西江省的老家,只能等他回信了。
因为过年期间一直在明高公社忙,两个岳家都没有去拜年。年初六,黄不凡就带着老婆孩子出发。
先到了前岳母李大娘家,她也知道美娟去了申城,虽然心里挂念孩子,却也打心眼里为她高兴。
吃过午饭又去了蒋家冲,一进门就给蒋玉波和张翠花赔罪:
“外公、外婆(富桥风俗,有了孩子,女婿可以跟着孩子这样叫),实在对不住了,从十二月二十七开始,一直在忙明高的事,直到昨天才回家,您二老别见怪。”
蒋玉波夫妻也体谅女婿吃公家饭的难处,当然不会怪他,做了一桌子菜招待。
今年过年期间,都没有给毛书记陶书记这些领导去拜年,只是在年初一的时候打了个电话。
毛书记还在电话里叮嘱:“保护好了群众的生命安全,胜过给我这个书记拜一万次年……”。
龚局长更是忙得焦头烂额,总算在正月初十结束了全部疫情。为了表彰这次疫情期间的医护人员,选在元宵节当天开了一个表彰大会。
沂溪医院自然获得了嘉奖,奖品是一张大号的立功证,所有人员每人一个搪瓷缸。
有了上一回公安局嘉奖的经验,黄不凡这一回就没有了失望,表彰会一结束就离开了县城。
直接回了黄家湾,大年夜没有和家人守岁,那就今天过个元宵弥补一下吧。
富桥的元宵风俗很有特色,家家户户都会在房间里点灯,还要在地坪周围点上一圈的灯火。
条件好的人家会用蜡烛,或者用竹筒装着煤油点上一圈的。
条件一般的人家,会自己去山上搞松油子,点上后也挺耐烧,就是会到处飘着黑黑的烟尘。
除了家里之外,房子周围的菜园子里,也要去烧个稻草什么的叫“暖土”。
黄不凡如今的条件已经不拮据了,买了一大堆蜡烛之外,还买了爆竹。甚至还又和去年除夕夜一样,买了一个烟花。
美兵美芳忙着点蜡烛,到底是小孩,点燃前面的后面的又熄了,忙得他们不亦乐乎。
兄妹俩叫着喊着,心里像猫爪一样在挠,都想着去放烟花和爆竹呢。
直到天色全黑,整个黄家湾成了灯的海洋,说是“火树银花不夜天”也不为过。
就连山谷里的水泥厂工地,姚厂长也说要入乡随俗,安排了几个人点了一圈灯火。
最重要的节目来了,可惜,美兵美芳终究还是不敢去点烟花,最后还是黄不凡亲自动手。
烟花冲天而起,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,黄不凡扶着蒋小珍:
“老婆,愿年年岁岁,我和你,我们一家,都能像今晚这样……”
蒋小珍没有说话,只是歪了歪头,轻轻靠在黄不凡的胸前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