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小迪很不解:“黄院长,您找我爹有什么事啊?他今天一早就去农场了,要不您等一会,我去给您做饭”。
黄不凡救了孙建国,吴小迪对黄不凡更是感同身受,特别是还让几个知青在医院干了几天活,临走打发了两百斤粮食,打心眼里觉得黄不凡是个好人。
黄不凡赶紧拦住他:“我就是要去农场呢,既然你爹去了,那就不麻烦你了,我直接去农场上面”。
说完就要起身,却又被吴小迪拦住:“我爹也不认识您,要不我送你上去吧,反正你有车,路上我还能 给你介绍一下”。
这个说法也很有道理,黄不凡便说:“那就麻烦小迪姑娘了,我们现在就走吧”。
从胡同口公社去西山峰农场还有三公里的盘山路,确实修建了公路,但路况不是很好,半个小时才到达农场场部。
吴小迪对这里很熟悉,下了车就朝一个屋子里喊:“爹,你在屋里吗?有人找你……”
屋里传来一个声音,然后走出来一个中年男子,大概五十岁上下,冲吴小迪说道:“丫头,你怎么又跑上来了?”
吴小迪赶紧把黄不凡介绍给他:“爹,这就是上回我和你说的沂溪医院的黄院长,他特意来找你呢”。
路上,黄不凡已经把自己的来意简单介绍给了吴小迪。也得知现在的西山峰农场人心惶惶,知青们吃不饱饭,领导们只能每天到处化缘找粮食,忙得焦头烂额的。
黄不凡走上前和吴支书握手:“吴支书,我是黄不凡,今天来农场找几个知青,想请你帮忙引见一下”。
吴小迪叽叽喳喳把黄不凡的意思状告给了父亲,吴支书听了很高兴:
“黄院长,上回你那两百斤米可真做了大好事,农场的领导都记得你的情呢。今天你说的这事,我看应该有希望,还能帮领导们解决一个烦恼”。
说完,带着黄不凡进了屋,这里就是农场的场部,到处破烂得很。
屋里坐着两个和吴支书相仿的男子,看着他带人进来,起身询问:
“老吴,刚才不是你闺女在喊么?她没进来却来了个远客?”
吴支书赶紧介绍黄不凡,听说是华安县沂溪医院的黄院长,两个中年人一一和黄不凡握手,嘴里都在道谢:
“上回救了我们的知青,还没有当面感谢,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了,拿不出礼信,好话要多说几句。”
黄不凡赶紧拦住正副两个场长:“两位老大哥都是领导,我就是个医生而已,救死护伤不就是本职工作么?今天来还有事相求呢。”
正场长叫李训番:“黄院长有什么事求我们?我们自身都难保呢,你说说看。”
黄不凡也不绕圈子:“李场长,按说这事还真有点犯规,我们常阳地区在黄家湾大队新建一个水泥厂,需要很多人干活。
可我们大队的人手原本就不够,更别说所需的有文化的人了。”
“刚好上回孙建国那事,不是认识了他们几个知青么。
我就想着,反正现在也不是农忙季节,农场的知青无所事事,能不能请他们过去帮我们一段时间的忙?”
一番话把李场长听得一愣一愣的:“黄院长,你这说法我可想都不敢想啊。知青们可都是外地来的娃娃,让他们去外地干活,我也不敢做主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