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点多,黄德志把美兵美芳兄妹送回来。
黄不凡告诉他,自己明天可能要出趟差,院里的事你和刘伟方看着处理。
六点多一点,好几辆小车开到了黄家湾大队,黄玉明一马当先迎接来的领导们。
黄不凡却只是在旁看着,准备哪个领导看到了自己,他才过去打个招呼,可不能抢了弟弟的风头。
没想到来的都是熟人,地委除了毛书记,还有好几个部门领导。之外还有华安县的领导,陶书记和闫主任都来了。
之后又是富桥区的陈书记,沂溪公社的朱书记,甚至富华机械厂的朱总工也来了。后来才知道,他是毛书记专门请过来的。
十二月的天气已经有点冷了,队屋里早就烧起了几堆炭火,毛书记一行都吃过饭来的,喝了一杯茶就正式开会。
首先是姚厂长做了情况介绍,确认黄家湾的石料是最好的水泥原料。同时也实地查看过地形,符合开厂的要求。
最后介绍了面前的困难,首先就是修路,大约一点五公里的骡马山路不到一米宽,需要拓宽不说,个别地方还要削坡。
其次就是用电,水泥厂有大量的耗电机械,既要把高压电拉进去还要保证容量,最好在里面专设一个变压器。
听完姚厂长的介绍,毛书记马上点将了:“
建委的陈主任,人家难题已经提出来了,你有什么好的法子,又快又好把这点路给修通?”
陈主任站起来回答:“毛书记,我立即把地区的两台挖机一台铲机调过来,用最短的时间把毛路搞好。”
毛书记却不听这么笼统的话:“你说的最短时间是多久?”
陈主任这才思考了一下:“如果黄家湾大队配合好,不缺人手,三天内可以拉通。”
毛书记点点头:“好,老陈有魄力,水泥厂建好了,你是大功臣。”
陈主任脸上顿时一亮,才兴奋地坐下去。
毛书记继续问:“电力局的张局长,人家缺电呢,你有什么法子吗?”
张局长站了起来:“毛书记,不是我推诿,如果时间允许,我可以立即安排从梅山区那边拉一条线路过来。
可远水救不了近火,我建议还是向富华厂的同志请援。”
毛书记转头朝朱总工说:“朱总工,按理来说,你们是部队单位,我们地方要多支持你们才对。但今天情况特殊,不知道你们专线的电容还有没有富余?”
朱总工没有站起来,但还是轻松地笑着回答:
“毛书记,一个水泥厂的电容估计问题不大,但我可以答应从我们那里拉线过来,可富华厂后期扩容的事就麻烦了。”
毛书记赶紧说到:“多谢富华厂的大力支持,我们地区不能干等着。张局长,从梅山区那边拉线的事也要同时进行,将来富华厂需要用电时,可以及时分火嘛。”
朱总工没有了顾虑,当即就答应捐赠一台“闲置”的变压器。
大家都以为朱总工好说话,其实还是他后来和杨光明通了几次电话改变的结果。
他知道了黄不凡的事迹,人家也有新结交,这样的顺水人情,于公于私都有百利而无一害,何乐而不为?
解决了交通不便和电力两个大问题,安排他们马上执行,争取明天就能动工之后,毛书记继续发问:
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