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不凡这一点并不否认,高小鹰骨子里是个重情义的人,或者说有股子江湖气息,一直以来对自己有种盲目的信任。
看到自己和孟局长谈笑风生的,他也就不自觉地盲从了。
既然说明白了,黄不凡就对高小鹰说:“那好,暂时一两个月吧,你就好好留在家里。也不是完全没事做,好好看着点藕煤厂,还有那饭店,都是可以练手的地方。”
高小鹰虽然不懂他为什么会说“练手”,却还是毫不犹豫地点头:
“那我听你的,藕煤厂我真不大想去,我就多去饭店“坐镇”好了。你有什么事,我也可以帮你跑腿呢。”
高小鹰也是一语成谶,接下来几天里,黄不凡还没让他怎么闲过。
先是小龚传来好消息,女朋友小吴的调动手续办好了。
出于“千金市骨”的心理,黄不凡马上答应派车去县城接人,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在了高小鹰头上。
之后几天,又是玉蓉的好日子临近。
按照富桥地方的风俗,亲戚朋友会拿点东西过来“助嫁”。家里每天都有客人上门,关系好的,或者礼物重的,还得留人家吃饭。
于是,经常要去供销社或者富桥街上买东西。这个跑腿的任务,可是高小鹰自己“主动”要求的。
农历十月初一,玉蓉正式出嫁。
婆家张家属于常阳地区的梨水县高桥公社,来接亲的队伍不大,七八个人而已。
玉蓉的嫁妆算是很风光的了,五台大家具,还有一台缝纫机,四套崭新的新的被窝铺盖,看得有些人眼红不已。
张家接亲的人心里正犯愁,这么多嫁妆全靠人手抬回去,那得走到什么时候?
高小鹰开着大队的货车来了,指挥大家把家具嫁妆全部抬上了车。连带张家接亲的人也可以坐车回去,比来的时候轻松了太多。
黄不凡自己开着吉普,车上坐着蒋小珍四妯娌,至于黄玉明这几个,都只有坐货车的份。
富桥的风俗,爹娘是不送亲的。但老奶奶娘家的两个哥哥、也就是黄不凡的舅舅来了,作为送亲队伍里的长辈,被安排坐在货车的驾驶室里。
二十几公里的路程,车也走了一个多小时,但所有人都没有一个有怨言的。
要真是让你走路,没有五六个小时走不到不说,脚上还得磨好几个水泡。
高桥公社虽然也是偏远地方,但境内有个国营锰矿。于是公社已经通了高压电多年,路上也经常能见到汽车在跑。
但用两台车送亲,嫁妆这么多的新娘在这里也不多见。车子停在张家路口的时候,围着看热闹的群众挤得水泄不通。
作为“高宾”,娘家来的人都被安排在堂屋上头请坐。幸好有姑妈在,大家都少了很多的别扭,整个喜事算是顺利又热闹地完成。
下午三点左右,送亲的队伍要离开回家。玉蓉哭得稀里哗啦,拉着几个哥哥嫂嫂的衣服不肯放他们走。
黄不凡对这个妹妹像是对自己女儿一般,不由得伸手摸了摸她的头:
“大喜的日子哭什么?三天后不就回娘家么?就算是以后,你也想回来就回来嘛。”
好不容易把玉蓉安顿好,黄不凡带着送亲的人回家。心里却还是很唏嘘:
妹妹也长大嫁人了,今后,就轮到自己的孩子们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