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你问到我了,我就说几个思路吧:首先,小鹰的煤厂还得坚持把控好,如果确认销量没问题,可以再搞一台机子回来嘛。
我过几天要去地区,顺便问问雷同军,看他能不能帮忙搞到机子。
高小鹰大喜:一台机子每个月挣一千,两台机子就是两千,二哥,一年下来,我们都是万元户了……
黄不凡伸手在他头上敲了一下:你就知道钱钱钱,真钻钱眼里去了?不过真说到挣钱,你这算法就不对了。你以为还是买一模一样的机子回来?肯定要搞更大的啊。
那么问题又来了,机子更大,需要的人手肯定更多,到时候能不能安排好,又怎么个安排法,这个你要先和二哥商量好。
虽然挨了“打”,但高小鹰却乖乖地点了点头,脸上的憧憬更多了。
黄不凡又转头对黄玉明说:二弟,前面的进展虽然很好,但也不是就这么完事的。新开田不用太操心,乡亲们都是种田的把式,知道怎么去打理。
但桔园却不能不管,至少还有两年时间,只有投入没有收益,你这个领头人就得多操心,
安排人做好管理,施肥啊、治治虫害、还有除草等等,更要做好保护,不要让大牲畜去桔园里,以免踩坏了树苗。
黄玉明点了点头,黄不凡却还没说完:打米厂和油榨坊不会有太大的收入,这个大家都要有心理准备,主要就是方便大家的日常生活。
生活方面更方便了,不要挑着谷子走好几里路来公社这里打米,不也是提高了大家的幸福感吗?
大哥的这番话,让黄玉米心里对他的认识更高了:原来大哥的目光看得这么远,还在解决温饱的阶段,就想着要让大家过得更幸福了。
“至于明年的事,我看还得等等,我估计,威伯年前就会开会了,真正把你推上支书的位置。
你不要以为就是个大队支书,而是要看得更远,大可以为附近几个大队、甚至全公社统筹一下嘛”,黄不凡继续说道。
这一点,黄玉明就有点不明白了:就算威伯把支书的位置让给我,我也只是黄家湾大队的头啊,其他大队我能做什么?
黄不凡语重心长地说:虽然名义上你确实管不到别的大队,但你可以带着其他大队一起发展啊。你看我们富桥区这条公路通车都几年了,路上有几台车在跑?
我们就不能走在最前面?买不起汽车,买几台拖拉机回来行不行?联合几个大队一起买,那不就是一个车队了么?
黄不凡的话让黄玉明豁然开朗,他在部队当了多年的干部,习惯了服从上级得命令做事。
回到老家这半年来,却基本要自己去找事做,找准了事还得自己琢磨怎么做好。一时间还没有明白,其实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行事作风。
黄不凡继续点拨:交通便捷了,能做的事就更多了。虽然现在还不能个人做生意,但并不禁止集体做啊。
我们富桥一带盛产茶叶,各个公社都有自己的茶厂,可生产的都是低档的劣质茶叶,挣不到几个钱。
你是不是可以搞个好点的茶厂?真要搞这个,就不是黄家湾一个大队能搞好的事,得联合附近的几个大队,做得好了,是不是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大队甚至其他公社?
一席话,让黄玉明心里又热血沸腾起来。
当兵的人,心里原本就不缺热血和激情,黄不凡这一番话,顿时又让他燃起了希望:就算退伍了又咋的,不也能轰轰烈烈大干一场?
看说得差不多了,黄不凡起身说:今天刚好下雪没什么事,我也好久没回家了,一起回家里看看吧。
说走就走,黄不凡又去和黄德志说了一声,让他安排一下两个学生的午饭。蒋小珍也换上了大棉衣,一行四个大人带上美芳,说说笑笑就回了黄家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