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不凡和黄玉蓉相视一笑,附和着瞎扯了几句。
快要吃完的时候,村会计张秋军在门口喊:不凡在家吗?
张秋军虽然比黄不凡大了十几岁,可他的会计还是黄不凡教的。黄不凡调去畜牧场后,张秋军就接了这个手,经常还要来请教“师傅”。
黄不凡也不摆师傅架子,站起来热情招呼:张会计啊,这么晚找我有事吗?
张秋军从口袋里摸出来一个信封递给他:我在公社开会,有你的一封信,应该是玉明老弟写回来的,老李(公社的邮递员)让我捎回来。
请张秋军进来坐,张秋军闻到屋里的肉香,客套了几句上了桌,汤汤水水吃了一大碗,一边说一边瞎聊,吃饱了才突然想起:
今天遇到了朱场长,他让我转告你,这几天畜牧场出了点问题,你家里的事处理完了就早点回畜牧场上班。
黄不凡这才记起来,妻子去世后自己请了假,头七都过去了三天,是该回去上班了。
想到这里,黄不凡点了点头,随即拿起信封看了一下:哦,确实是老二来的信。
这话是说给老奶奶听的,老奶奶七个子女,黄不凡是老大,依次是黄玉明、黄玉春、黄玉星三个儿子,以及黄玉珍、黄玉爱和黄玉蓉三个女儿。
老二黄玉明参军入伍,在部队提了干,前年把老婆孩子都带去了部队。
老三黄玉春和老四黄玉星也都成了家。大女儿黄玉珍嫁在本村,丈夫参军后退伍当了工人,二女儿黄玉爱嫁在邻村。
这几大家子都算不错,目前还有小女儿黄玉蓉待字闺中。
听说是最有出息的二儿子的信,老奶奶也来了兴趣,马上催黄不凡念给自己听。
黄不凡拆了信,张秋军见状赶紧起身离开,毕竟人家家里的事,冒昧听了不大好。
信封里只有一张信纸,黄不凡刚念了个开头就没声了。老奶奶催了几句,黄不凡才小声地说:二弟说自己要转业了……
老奶奶不明白转业是怎么回事,黄不凡却清楚,二弟在信里写道,因为自己被人举报外婆家成分不好,被勒令退伍,很快就要回老家来当农民了。
这个消息现在不敢和老母亲说,黄不凡也就没解释。只是说你二儿子很快就要回来了,到时候他们一家四口 都能陪在你身边,家里又热闹多了。
美芳已经趴在小姑的怀里打瞌睡,美娟乖巧地去洗碗。老奶奶叫上黄玉蓉,让她把孩子放回床上,陪自己回家去。
黄不凡送母亲和妹妹出门,回来马上安排儿子洗脚睡觉,把美芳放到美娟的床上盖上被子,自己却回到阶基上抽烟。
该来的必定会来!前一世,二弟也是提干后被强制退伍回家的。因为这个缘故,二弟一辈子没有再去过外婆家,和两个舅舅几乎成了陌生人,弄得母亲心里一直有个过不去的坎。
自己重生一回,再不会让母亲受那份煎熬,可怎么才能说服二弟呢?
二弟参军前就是有名的大力士,做事风风火火,在同龄人里很有号召力,要不是当兵去了,肯定能当上大队领导。
这样强势的人,一定得想个法子提前化解,才能去除他心里的疙瘩。
美娟洗完了碗,还乖巧地给父亲舀了一盆热水端来,自己就回房睡觉了。
这一晚,黄不凡想了很多,既要考虑怎么去说服二弟玉明,又要考虑回畜牧场上班了三个孩子的事,一时间左右为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