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汐族围绕 “净化 + 防御” 的核心,完善 “灵汐系列” 武学,适配不同净化场景:
灵汐漫流:将净化能量融入水流,形成大范围的 “净化水流”,可覆盖整片农田或河道,适合大规模净化;
灵汐凝刺:将净化能量凝聚成尖刺,可刺穿混沌残孽的防御,同时注入净化能量,实现 “攻击 + 净化” 一体;
灵汐共生术:将净化能量注入灵脉水草或农作物,使其具备轻微净化能力,形成 “生态净化带”,长期守护灵脉周边环境。
在浊流河的大规模净化任务中,水汐族用 “灵汐漫流” 净化 500 米河道,用 “灵汐凝刺” 清除河道底部的混沌结晶,还用 “灵汐共生术” 在河岸种植净化水草,不仅完成短期净化,还建立了长期防护体系,让浊流河的水质持续改善。
单一族群的创新虽贴合自身,却难以应对复杂的综合场景(如灵脉核心防御、大规模混沌突袭)。在修行传承阁的推动下,跨族群 “武学创新小组” 成立,结合三大族群的能力优势,创造出更具综合战力的融合武学。
核心成果:“三才守护阵”
针对灵脉核心的高风险守护需求,小石(岩灵族)、小羽(木羽族)、小汐(水汐族)牵头,联合 10 名跨族群修行者,历时一个月创研出 “三才守护阵”—— 取 “天、地、人” 三才之一,木羽族为 “天”(感知预警),岩灵族为 “地”(防御根基),水汐族为 “人”(净化支援),三者协同形成无死角防护。
阵法原理与应用:
木羽族(天位):6 名木羽族修行者在灵脉核心上空布 “感知共享网”,设 10 个感知锚点,实时监测方圆 20 里的能量波动,发现异常立即通过锚点传递坐标;
岩灵族(地位):8 名岩灵族修行者在核心周围布 “地脉流转盾”,形成环形防御圈,盾牌通过地脉节点连接,可随攻击方向调整防御重点,同时用 “地脉突刺阵” 阻挡靠近的敌人;
水汐族(人位):4 名水汐族修行者在防御圈内侧布 “灵汐净化盾”,既净化突破防御的混沌能量,又为阵内修行者提供能量补给,同时用 “灵汐漫流” 持续清理核心周边的残留能量。
在首次实战测试中,“三才守护阵” 成功抵御了 30 只模拟混沌残孽的协同攻击:木羽族提前 5 分钟预警,岩灵族的防御圈挡住 90% 的攻击,水汐族的净化盾清除了所有渗透的混沌能量,且阵法能耗比单一族群防御低 40%,成为灵脉核心的 “常驻防御体系”。
其他融合创新:
地脉灵汐箭:岩灵族提供地脉能量增强威力,水汐族注入净化能量,木羽族用感知锚点定位,形成 “威力 + 净化 + 精准” 的复合攻击,适合对付高防御混沌残孽;
感知流转盾:木羽族的感知锚点为岩灵族的流转盾提供攻击预判,让盾牌提前移动到攻击方向,防御响应速度提升 60%;
灵汐羽阵:水汐族的净化能量融入木羽族的羽阵,形成 “净化羽刃风暴”,既能攻击敌人,又能净化大范围混沌能量。
这些融合武学的出现,彻底打破了族群间的武学壁垒,让 “1+1+1>3” 的协同效应成为现实。在一次跨族群联合演练中,50 名修行者用融合武学,仅用半小时就解决了原本需要 2 小时才能清理的混沌能量残留,效率大幅提升。
武学创新不是纸上谈兵,需经过实战验证、优化调整,最终纳入修行体系,成为所有修行者可学、可用的技能。起源世界通过 “三层推进” 机制,让创新成果真正落地:
1. 实战验证:“创新试炼场”
在灵脉修行场旁开辟 “创新试炼场”,模拟不同的守护场景(如灵脉防御、边境突袭、河道净化),让创新武学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测试。每个新武学需经过 10 次以上试炼,收集修行者的反馈,调整细节 —— 比如 “地脉流转盾” 最初移动时能耗过高,通过减少盾牌厚度、优化地脉能量引导路径,能耗降低 30%;“羽刃箭” 最初汇聚速度慢,通过增加感知锚点数量,汇聚时间从 5 秒缩短到 2 秒。
2. 标准化教学:“创新武学手册”
将成熟的创新武学整理成《起源世界创新武学手册》,详细记录功法原理、练习步骤、应用场景、注意事项,还配有符文图示与能量流动示意图。手册分为 “基础篇”(适合入门修行者)、“进阶篇”(适合中高阶修行者)、“融合篇”(适合跨族群协作),并由创研者亲自录制教学视频,在修行传承阁播放。
小石作为 “地脉流转盾” 的主要创研者,还开设了 “创新武学小课堂”,每周讲解一个新武学的练习技巧。“以前觉得创新是导师的事,” 一位年轻修行者在课后说,“现在看小石大人的讲解,才知道只要多观察实战、多思考问题,我们也能参与创新。”
3. 传承推广:“少年创新培育计划”
为让创新精神延续,修行传承阁启动 “少年创新培育计划”,从少年修行队中选拔有想法的年轻修行者,参与武学创新的辅助工作(如记录数据、提出改进建议),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。小羽、小汐等年轻创研者担任 “创新导师”,定期组织 “问题研讨会”,引导少年修行者发现实战中的痛点,尝试提出解决方案。
在计划支持下,15 岁的木羽族少年小枫提出 “微型感知锚点” 的想法,将锚点体积缩小到原来的 1\/5,方便携带,还能减少能量消耗,这一改进被纳入 “感知共享网” 的优化版本;14 岁的水汐族少女小荷建议在 “灵汐净化盾” 上增加能量预警纹,当净化能量不足时自动提醒,提升了使用安全性。
如今,创新已成为起源世界修行的 “日常”—— 修行者们在实战中发现问题,在交流中碰撞想法,在协作中创造新招,每一个新武学的诞生,都让守护的能力更强一分,让起源世界的和平更稳一分。
夕阳下,“创新试炼场” 里,一群年轻修行者正在练习 “三才守护阵”:木羽族的感知锚点在半空闪烁,岩灵族的流转盾随攻击方向移动,水汐族的净化盾泛着淡蓝光芒,三者协同如行云流水。小石站在一旁指导,手中的《创新武学手册》已被翻得边角卷起,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新的改进想法。
“苏御大人说,武学的进步永无止境,” 小石望着远处的灵脉核心,轻声说道,“我们的创新,不是为了追求更强的力量,而是为了更好地守护这片家园 —— 只要守护的初心不变,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想法、新武学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