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2章 武 学交流(2 / 2)

一名来自东沙星的武者尝试后,惊喜地喊道:“真的!我这招‘赤砂拳’以前只能打穿岩石,现在加入平衡能量后,能精准控制拳力深度,不会误伤身后的同伴;加了冰混能量,还能净化岩石中的残留毒素!”

创新场的角落,曾是混沌残部的转化者们也有了新突破。他们对寂灭能量的特性极为熟悉,竟与德鲁伊武者合作,研发出 “寂灭能量预警技”—— 德鲁伊的共生能量感知寂灭波动,转化者则根据波动频率,用改良后的混沌武学画出 “预警纹路”,一旦有寂灭能量靠近,纹路就会变色,比传统预警设备更灵敏。林越看到后,立即提议将这套技法纳入《多元武学融合手册》,在各星球的防御站推广。

当基础与创新两场的交流渐入佳境,竞技场中央的实战应急推演场终于启动。这里的地面下埋设了数千个能量节点,能模拟出 “寂灭生物突袭”“空间裂缝异动”“能量紊乱风暴” 等十余种实战场景,考验武者们的临场应变与协同作战能力。

首轮推演模拟的是 “寂灭战兽集群突袭”,由冰晶星、黄沙星、机械族与转化者组成的混合小队率先登场。战兽刚从能量节点中 “冲出”,黄沙星武者立即释放地脉尖刺,暂时阻滞战兽行动;冰晶武者则凝聚冰魂能量,在战兽周围形成 “冻结领域”;机械族机甲释放脉冲炮,精准轰击战兽的能量核心;转化者则用预警技监测暗处的偷袭战兽,及时提醒队友规避。

原本需要半小时才能清剿的战兽集群,在小队的协作下,仅用十分钟就完成任务,且无一人 “受伤”。推演结束后,小队成员围在一起复盘:“刚才第三波战兽突袭时,我的地脉囚笼没及时跟上,多亏你用冰晶领域补了缺口。”“机甲炮的能量输出有点高,下次可以调低 5%,避免浪费。” 苏御在一旁点评:“协作很流畅,但要注意能量衔接的间隙 —— 下次可以在冰晶领域冻结的同时,让地脉能量提前在领域边缘布防,减少漏洞。”

第二轮推演模拟 “能量紊乱风暴”,这是对战法适应性的考验。风暴中,各系能量会随机紊乱,单一武学很容易失控。来自边缘星系的小队却展现出惊人的应变能力 —— 他们将 “流民生存刀法” 与三法能量结合,刀刃始终贴着地面,借助地脉能量的稳定抵消风暴影响,同时用平衡能量调节自身紊乱的内力,冰混能量则净化风暴中的有害波动。

“我们以前在边缘星系常遇到能量乱流,早就习惯了‘以稳为主’。” 小队队长擦着汗解释,“这次交流学的平衡能量太有用了,以前遇到紊乱只能硬扛,现在能主动调节,省力多了!” 萧嫣点头称赞:“实战的关键不是招式多华丽,而是能否因地制宜。你们的经验,比任何高深武学都珍贵。”

最激动人心的是最后一轮 “多场景混合推演”,苏御与萧嫣亲自加入,与各星球的核心武者组成 “多元守护小队”,模拟 “寂灭守卫者突袭 + 空间裂缝崩塌” 的极端场景。战斗中,苏御用平衡法则稳定空间,萧嫣的冰混能量净化守卫者的湮灭攻击,凌霜与镇星长老构建防御阵,铁小锋的机甲部队掩护平民撤离,转化者则用预警技监测守卫者的弱点 —— 整套协作行云流水,比之前对抗真实守卫者时效率提升了 40%。

推演结束时,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一名年轻武者激动地喊道:“以前总觉得守护多元宇宙是大人物的事,现在才知道,我们每个人的武学,都能成为守护的力量!”

夕阳西下时,武学交流进入尾声。竞技场中央的光幕上,滚动着本次交流的成果:共优化基础武学 32 套,创新法则融合技 18 种,制定实战应急方案 25 套,更有 8 颗星球达成长期武学交流协议,计划每季度互派武者学习。

苏御与萧嫣站在高台上,手中捧着刚修订完成的《多元武学融合手册》,手册封面用三法能量镌刻着 “共生?传承” 四个字。“这本手册,是所有武者的智慧结晶。” 苏御将手册投影在光幕上,“我们会将它上传到多元议会的线上平台,供所有星球免费查阅、修订。未来,我们还会在各星球设立‘武学交流驿站’,让经验分享不再受地域限制。”

萧嫣补充道:“从今日起,每年春分时节,我们都会举办‘多元武学盛典’,不仅交流招式,更会评选‘守护武者’—— 那些在日常防御、星球协作中表现突出的武者,都将获得这份荣誉。”

人群中,曾是混沌残部的转化者代表举起手:“我们也想加入驿站,把对寂灭能量的克制经验分享给更多人,也算为守护多元宇宙尽一份力。” 苏御笑着点头:“多元武学从不排斥任何人,只要心怀守护,你们的经验就是最宝贵的财富。”

当夜幕降临,竞技场的水晶穹顶亮起柔和的灯光,武者们仍在三五成群地讨论,交换联系方式,约定后续的交流计划。冰晶星的武者邀请黄沙星的同伴去看冰川武学的实战演练,机械族的工程师则拉着德鲁伊武者,探讨机甲与共生能量的结合可能。

苏御与萧嫣并肩走在竞技场的回廊上,听着身后传来的欢声笑语,心中满是欣慰。萧嫣的冰魄剑轻轻颤动,剑身上映着远处的灯火:“以前总觉得,强大的武学是用来打败敌人的,现在才明白,真正强大的武学,是用来连接彼此、守护和平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