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让林晚晴用 “太极潮汐手” 牵制能量兽的注意力,自己则带着阿古拉绕到共生石后方。石座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,其中有七处能量流动的节点,正是能量管连接的位置。“按‘共生阵’的反序破坏!” 苏御的剑带缠住阿古拉的手腕,将自己的中原内劲渡过去,“用你的裂石劲,配合我的归墟劲!”
蛮族少年的弯刀在双重力量加持下,泛着金紫交织的光带,精准劈在第一个节点上。能量兽发出痛苦的嘶吼,体表的黑色雾气消散不少。陈潮汐忍着伤痛爬起,运转 “归墟潮汐掌” 击中第二个节点,少年的鲜血滴落在石座上,竟与残留的光带产生共鸣,节点的破坏速度陡然加快。
当第七个节点被击碎时,能量兽发出凄厉的悲鸣,庞大的身躯开始瓦解,黑色雾气在光带中挣扎,最终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,融入共生石的纹路中。石面的影像突然变得清晰 —— 那是三百年前,通玄派弟子们建造遗迹时的场景,他们中有人主张彻底封闭入口,有人坚持留下一线生机,争执到最后,竟用能量刻下了这头 “怨念兽”,作为对后人的警示。
“他们怕我们重蹈覆辙。” 林晚晴抚摸着石面逐渐平复的光带,“用痛苦提醒我们,分裂的代价有多沉重。” 她的指尖突然被石面弹出的光丝缠住,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脑海 —— 那是通玄派弟子们未完成的 “共生阵” 设计图,其中有处关键的能量循环节点,与海眼的核心结构完全吻合。
就在此时,大厅的另一侧传来剧烈的爆炸声,“烈火门” 与 “寒冰堂” 的长老们竟突破了外围的屏障,双方正为争夺右侧的通道打得不可开交。“冰火调和掌” 的能量失控,击中了大厅的承重柱,玄冰髓碎片如雨般坠落,整个遗迹开始剧烈摇晃,石面的光带忽明忽暗,仿佛随时会崩溃。
“能量平衡被打破了!” 陈潮汐指着共生石,石面的影像开始扭曲,“再这样下去,整个黑石岭的地脉都会被引爆!” 他试图用 “归墟潮汐掌” 稳定石座,却被一股混乱的能量弹开,少年撞在阿古拉身上,两人同时喷出鲜血。
苏御突然将 “双界同生” 玺按在共生石上,真玺的光带如潮水般涌入石面,与通玄派的符文产生共鸣。他让三位弟子手拉手组成能量环,自己则站在环中央,龙吟剑竖直插入地面,光带顺着剑身在大厅上空织成巨大的 “共生” 印记。“以共生之名,调和!” 他的声音带着本源之力的威严,印记中的光带突然化作无数丝线,分别连接到 “烈火门” 与 “寒冰堂” 弟子的身上。
正在厮杀的武者们突然发现,自己的能量竟不受控制地顺着光丝流向中央印记,两派的刚猛与阴柔之力在印记中交织,非但没有冲突,反而融合成温润的光带,缓缓注入摇晃的承重柱。“这是…… 冰火调和掌的终极形态?”“烈火门” 的长老看着自己掌心泛起的淡金光带,突然明白苏御多年来坚持的融合之道,并非空谈。
当最后一丝混乱能量被印记吸收,遗迹的摇晃渐渐平息。共生石的光带彻底稳定下来,石面浮现出完整的 “共生阵” 图谱,图谱的末端,竟与海眼的能量循环图完美衔接。“原来如此。” 苏御收回 “双界同生” 玺,真玺的光带中多了道新的纹路,“三百年前的弟子们,早就预见了海眼与地脉的连接,这处遗迹,本就是‘双界能量循环’的关键节点。”
他们在大厅的侧室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。室中整齐排列着三十七个石柜,每个柜子里都存放着通玄派不同分支的武学典籍,其中甚至有归一阁初代首领年轻时的修行笔记 —— 笔记中详细记录着他如何从信奉共生,一步步走向极端的过程。“不是要掩盖,是要警示。” 林晚晴抚摸着泛黄的纸页,“他们把所有弯路都摆在后人面前,就是希望我们别走同样的错路。”
离开前,苏御让三位弟子在共生石前立下誓言。阿古拉用蛮族语刻下 “以吾之力,护草原与农耕共生”,林晚晴以中原书法写下 “愿医术如光,融各族之智”,陈潮汐则以海岛图腾画下 “潮汐不息,双界同航”。当三人的誓言刻痕与石面的光带融合时,共生石突然射出一道光柱,穿透遗迹的穹顶,与黑石岭的地脉能量连成一线。
“危机不是结束,是开始。” 苏御望着光柱消散的方向,龙吟剑归鞘的瞬间,剑穗上的麦秸秆突然抽出新芽,“这处遗迹的真正价值,不是典籍,是让我们明白,共生之路从来都布满荆棘,唯有直面危机,才能让能量循环不息。”
他们走出遗迹时,“烈火门” 与 “寒冰堂” 的武者们正自发清理外围的污染源。那位曾煽动争夺的老武者,捧着块被污染的能量晶体,对着共生石的方向深深鞠躬。苏御知道,这场探索带来的,不仅是对遗迹的认知,更是对江湖武者的洗礼 —— 危机面前,唯有共生,才能找到生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