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沙海龙蛇 > 第36章 战后建设:医院、工厂与“金沙币”

第36章 战后建设:医院、工厂与“金沙币”(1 / 2)

叛军被打跑后,金沙会迎来了一段安稳的日子。陈默和卡鲁趁这个机会,开始搞“战后建设”。

第一件事是建“医院”。之前受伤了都是娜姆用草药处理,这次保卫战有不少人受了重伤,草药不管用。杰克的战友送来了些药品,但没有医生,很多药不会用。

“必须建个医院,找个医生。”陈默说。

卡鲁点头:“我早就想到了!《公共卫生学》里说,医院是城市的标配!我已经让沙西市的人在陈默市盖房子了,就叫‘金沙会中心医院’!医生的话……难民里有个老头以前是镇上的医生,会看点小病,先让他当‘院长’,以后杰克来了,让他帮忙找个真医生!”

医院很快就建好了,虽然只有三间屋,几张床,但总算有了个专门看病的地方。郎中老头穿上卡鲁给他做的“白大褂”(其实是白麻布缝的),每天给人看诊,虽然治不了大病,但头疼脑热、跌打损伤都能处理,大家都很尊敬他。

第二件事是建“工厂”。沙西市以前只有铁匠铺,卡鲁觉得不够,想建个“综合工厂”,既能打铁,又能修汽车,还能造土炸药。

“有了工厂,咱们就能自己造武器、造工具,不用总靠杰克送了。”卡鲁说,“我还想造‘金沙币’!用沙子和铜(沙西市找到的铜矿)混合,铸成硬币,上面刻上‘金沙会’三个字,以后咱们就用这个当钱,不用再用玉米换东西了!”

陈默觉得造币有点早,但建工厂是好事,就同意了。

工厂建在沙西市,由那个会修汽车的年轻人负责。他确实有本事,不仅修好了杰克送的几辆旧卡车,还仿造着造了个“简易车床”(用人力带动的),能把铁块加工成各种形状,比手工快多了。

有天陈默去工厂,看到年轻人正在造“金沙币”——用模具把铜沙混合的金属压成圆形,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“金沙会”三个字,还有卡鲁画的那个“骆驼啃蛇”徽章。

“这能行吗?”陈默拿起一枚,掂量了掂量。

“能行!”年轻人说,“卡鲁执行长说了,以后大家干活发‘金沙币’,用金沙币买东西,公平!”

果然,没过几天,卡鲁就宣布“金沙币正式流通”。一开始大家不习惯,还是用玉米换东西,卡鲁就带头用金沙币买了个陶罐,还在广场上贴了张“物价表”——一个玉米饼值1金沙币,一把锄头值10金沙币,一匹骆驼值100金沙币。

慢慢的,大家也就习惯了用金沙币。有个难民小孩,攒了几个金沙币,跑去学校买卡鲁的“奖励沙枣糕”,卡鲁高兴得给了他两块。

除了医院和工厂,卡鲁还在陈默市建了个“图书馆”——其实就是个小木屋,放着杰克带来的书和大家抄的笔记。卡鲁每天都去图书馆“值班”,教大家认字、看书,难民里有不少人以前是读书人,也来帮忙,图书馆里天天挤满了人。法语汉语人才越来越多,甚至很多人流行起来了给自己起法国或者中国名字。

陈默看着这一切,心里很踏实。医院能看病,工厂能造东西,图书馆能学知识,金沙会越来越像个“城市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