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,改名没几天,卡鲁又拿着地图来找陈默了。
“会长,”卡鲁现在改叫陈默“会长”了,虽然还是有点别扭,“我觉得咱们得建‘城市’了。现在人太多,都挤在原来的谷里,不方便。我想分三个地方建聚集地,就叫‘沙东市’‘沙西市’‘陈默市’!”
“陈默市?”陈默愣了愣,“啥意思?”
“就是用你的名字命名!”卡鲁说,“《罗马史》里都用伟人的名字命名城市,你是咱们金沙会的会长,当然得有个以你名字命名的城市!而且这个城市就当咱们的‘行都’——临时首都,以后咱们开会、办事都在这儿!”
陈默赶紧摆手:“不行不行!用我的名字太别扭了,还是叫别的吧。”
“不行!就得用你的名字!”卡鲁梗着脖子,“这是元老会全票通过的!不信你问巴老!”
正好巴老路过,听到这话,点点头:“对!我们都觉得用会长的名字好!显得尊敬!”
陈默无奈了。他算是看出来了,卡鲁这是把《罗马史》《洪门史》和现代城市规划全揉在一起了,根本劝不动。
“行吧行吧,叫啥都行。”陈默摆摆手,“你先说说,这三个市咋分?”
“你看地图。”卡鲁指着地图,“东边红柳部原来的地方,水源足,适合种地,就建‘沙东市’,让种植组和难民里会种地的人搬过去,以后当咱们的‘粮仓’。西边黑石部原来的地方,有铁矿,适合搞生产,就建‘沙西市’,让老陶工带着会打铁、会修东西的人搬过去,生产工具和武器。中间这块地,就在咱们原来的谷口旁边,地势好,交通方便(公路从这儿过),就建‘陈默市’,当行都,咱们的元老会、学校、仓库都放这儿!”
陈默看着地图,卡鲁分的倒是挺合理。东边种地,西边搞生产,中间当中心,确实比挤在一起强。
“行。”陈默点头,“那就按你说的办。但建城市不是小事,得好好规划,别瞎折腾。”
“放心!我有规划!”卡鲁拿出一本《城市规划入门》(不知道又是杰克哪来的书),“里面说要修‘街道’‘住宅区’‘公共区’,我都记下来了!”
接下来的日子,金沙会彻底变成了“大工地”。卡鲁把所有人分成了三个队,分别去建三个市。沙东市由巴老负责,主要建农田和农民的住房;沙西市由老陶工负责,建铁匠铺、工具仓库和工人的住房;陈默市由卡鲁亲自负责,说是要“建得气派点”。
陈默去陈默市的工地看过几次,差点没被气笑。卡鲁果然在“瞎折腾”——他非要在市中心建个“会长府邸”,说是“会长就得有个像样的房子”,还照着书里画的图纸,让工人建“两层小楼”,结果因为没掌握好重心,刚建到一半就塌了,差点砸到工人。
“别建两层了,建一层就行。”陈默赶紧劝,“结实最重要。”
卡鲁不甘心,但也没办法,只好改成一层,不过还是坚持要在门口立两根柱子,上面刻上“金沙会”的徽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