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龙闻言,只是微微笑了笑,小心翼翼地将那株处理得完美无瑕的七星兰放入身旁的寒玉盒中,以保存其最佳药性。他语气平和,并无藏私之意:“熟能生巧罢了。关键在于‘感知’,用心去体会药材内部灵气的流动轨迹,找到那些关键的‘节点’,顺势而为,而非依靠蛮力去征服。记住,我们是在与草木之灵沟通,而非与死物搏斗。”
他偶尔心情不错,或是见对方确实有心向学,也会像这样指点一两句。话语虽简,却往往直指本质,能让受指点者茅塞顿开,少走许多弯路。久而久之,秦龙在这炼丹堂的低阶弟子中,声望日隆,虽非执事,却隐然有了一种类似“师兄导师”的地位。
完成今日的“感知”锤炼,秦龙这才离开处理间,走向属于自己的那间小型丹房。丹房不大,但设施齐全,墙壁铭刻着简单的隔热与聚灵符文,中央摆放着一尊半人高的黑铁丹炉,炉身雕刻着简单的云纹,下方连接着稳定的地火口。这里,将是他赚取贡献点的主要战场。
今日,他在任务玉璧上接取的是炼制十炉“凝气丹”的任务。凝气丹是最常见、用量最大的一级丹药,主要用于辅助引气境和龙骨境初期弟子夯实基础、加速灵气吸纳,堪称宗门修炼体系中的“硬通货”。任务要求并不算高,成丹率需达到六成以上,品质只需下品即可。每成功交付一炉(标准为十颗),便可获得五点贡献点。十炉全部成功,便是五十点。这对于普通炼丹学徒而言,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,且有失败风险。
但对如今的秦龙而言,这个任务几乎毫无难度可言。他甚至没有动用任何炼制龙血丹时才需使用的特殊手法或精神烙印,仅仅是以最标准、最基础的炼丹流程来进行。
生火,暖炉,控温,投入主药、辅药……一系列步骤在他手中施展开来,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乐章,流畅而精准,没有丝毫滞涩与犹豫。他的精神力如同无形的触手,细腻地感知着丹炉内每一分温度的变化,药材熔炼提纯的程度,以及药液精华在融合时最细微的能量波动。
在他强大精神力和对能量精准入微的掌控下,整个炼丹过程效率极高。一炉接一炉的凝气丹,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般,被源源不断地炼制出来。而且,成丹率是惊人的十成!每一炉开炉,都是十颗圆滚滚、饱满莹润的丹药,丹体表面隐现光泽,药香纯正。其品质,稳稳达到了中品层次,甚至偶尔因为火候与融合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,还能产出几颗丹晕更为明显的上品凝气丹!
当秦龙将十个玉瓶,每个玉瓶中都装着十颗品质上乘的凝气丹,放在负责核验任务的炼丹学徒面前时,那名年轻学徒看着玉瓶中那些远超任务要求的丹药,眼睛都直了,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。
“秦……秦师兄,您这……这成丹率,还有这品质……”学徒说话都有些结巴,他核验过太多凝气丹,但如此高效且高质量地完成十炉任务,在他记忆中,除了几位资深的一品炼丹师,几乎没人能做到,更何况秦龙还如此年轻!
“按规矩核验登记便是。”秦龙面色平静,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。他并不想过于张扬,但为了效率,也顾不上太多。毕竟,用中品甚至上品的丹药交付只需下品的任务,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。
最终,十炉丹药,共计一百颗,全部核验通过。秦龙的身份令牌上,轻松增加了五十点贡献点。这笔贡献点,或许还不足以兑换什么顶级宝物,但胜在来源稳定、高效,且几乎不耽误他自身的修炼和悟道。若能每日坚持完成数轮类似难度的炼丹任务,长此以往,积少成多,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稳定收入,足以支撑他日常在修炼塔、藏经阁的大部分开销。
更重要的是,通过这种大量、重复却不失专注的炼制过程,他不断夯实着自己的丹道根基。对地火特性的理解、对各类基础药材药性的把握、对凝丹时机的掌控,都在一次次成功的炼制中变得愈发精深圆融。他有种清晰的预感,当这种积累达到某个临界点,尝试冲击更高阶的丹药,如帮助突破瓶颈的“筑基丹”,乃至对龙骨境中期都大有裨益的“灵器丹药”,也并非遥不可及。
一条稳定而高效的贡献点来源新途,已然在他脚下清晰地铺开。这为他后续兑换那些动辄需要数百上千贡献点的珍稀资源、购买更高阶的功法玉简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,提供了初步却坚实的保障。他的修仙之路,在实力的突破之后,于资源积累这一关键环节,也终于踏上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