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第三次(2 / 2)

月光如水,倾洒在白羽身上,泪痕在月色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。

她仿若重获新生的稚子,激动地跳跃起来,双手在空中欢快地挥舞,似在向这世界宣告她的新生,又似在向杨柳青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感激。

杨柳青亦高高举起右手,轻轻挥动,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微笑

白羽望着杨柳青,心中满是感恩。她敛去笑容,神色庄重地向杨柳青深深鞠了一躬,而后,她毅然转身,衣袍随风烈烈舞动,脚步不停,向前奔去。

在杨柳青的视野里,那身影渐行渐远,衣袂翩跹,如一只破茧而出的蝶。

风愈发肆意地吹拂,那衣袍便在风中尽情舒展、翻涌,猎猎作响。在杨柳青的凝视里,她仿若一抹灵动的云絮,轻盈地飘向远方。

起初,还能清晰地瞧见她身姿的轮廓,可渐渐地,随着距离的拉长,她在视野中不断地收缩、模糊,直至化为一个若有若无的小黑点。

直至夜色如墨,将那最后的一点影子也全然吞噬,只愿那远去的她,能在广袤天地间寻得真正的安宁与幸福。

悄然逃离宫闱,七日的光阴转瞬即逝。宫墙之内,似乎并未因一位公主的失踪而掀起轩然大波。

大臣们不知从何处寻来一位公主,匆匆将其送往该去之地,一切仿若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,宫城上下依旧维持着表面的安宁祥和。

然而,在那巍峨的宸阳殿内,武德皇帝面色阴沉如水,端坐在龙椅之上,目光如炬,却又透着深深的忧虑。

御案之前,几份奏折豁然摊开,其上所书的边关急报,仿若沉甸甸的巨石,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

那一笔一划之间,尽是烽火连天、生灵涂炭的惨烈之象。

朝堂之下,往日的肃穆庄严已消失不见,众臣们仿若热锅上的蚂蚁,早已乱了阵脚。

赵猛满脸涨得通红,大声吼道:“早言和亲之策乃是下策,徒然延误战机!如今倒好,敌军借机休养生息,兵力大增,我军将士却在前线浴血奋战,却仍被打得丢盔弃甲,惨不忍睹!此等局面,实乃和亲误国之祸!”

他一边说着,一边挥舞着粗壮的手臂,似要将心中的愤懑与不甘都宣泄出来。

而那些曾力挺和亲之策的大臣们,此刻却仿若被抽去了脊梁骨,个个噤若寒蝉,好似集体失忆了一般,对自己先前的主张避而不谈。

有的大臣眉头紧锁,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成拳,关节泛白,痛心疾首地陈述着边关布防的千疮百孔,言辞恳切地恳请皇帝增兵拨饷,以解燃眉之急。

另有几位老臣,手捋胡须,争得面红耳赤,唾沫横飞。

一位老臣引经据典,滔滔不绝,极力主张遣使议和,以暂稳动荡不安的局势。

他眯着眼睛,摇头晃脑地分析着其中的利弊得失,试图以自己的学识和经验说服众人。

在他看来,战端一开,受苦受难的终究是黎民百姓,若能以议和换取片刻安宁,休养生息之后再图长远之计,方为上策。

还有的大臣思维敏捷,别出心裁地提议合纵连横,拉拢周边部族共同抵御外敌。只见他口若悬河,说得头头是道。

这一场早朝,就在这吵吵嚷嚷、各抒己见的混乱中过去,直至散朝,却并未商议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。